-
日期: 2025-07-04 | 來源: 看理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千尋小姐》
而對於“東橫小孩”和“大久保公園”,日本政治家和很多媒體表現出不解的樣子,他們會說,怎麼會有這麼多年輕女性如此沉迷於虛幻的興趣,會為了壹時的情緒價值付出這麼多呢?日本網民經常會為這類現象吵架,爭論的焦點是性別問題。
壹方說日本被西方教育、思想腐蝕了,父母對孩子太溺愛、太放縱,女性活得過於自由,所以不自愛;另壹方則主張這是傳統日本男權社會造成的,女性長期被壓抑、被規訓,不敢反抗男性,才會對牛郎言聽計從。雙方都有壹套自己的邏輯和論據。
這些年輕女性的困境在於,她們看上去是自由的,但是在社會中沒有自己的位置。這是日本“失去的叁拾年”後,社會階層分化下,底層年輕人的普遍困境,這種困境在底層女性身上會尤其沉重。
日本不管是保守主義思想還是進步主義思想,都缺乏對底層的關心,更沒有什麼人來關心底層女性的精神生活。
03.
對於底層女性的忽視
時代發展到現在,日本女性的勞動率得到了提高,據前幾年的統計,女性勞動者在總勞動力人口中占比44.3%,15歲以上女性中,勞動女性占比53.2%。
很多女性推遲結婚或者不准備結婚了,然而,日本的傳統保守思想“男主外女主內”的指向,沒有發生變化。
針對這種頑固的保守思想,日本的女性主義思想做出反擊。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是壹個高潮,那時日本經濟在高速發展,男性拼命上班,家裡的事情都要靠婦女。同時,日本在開展激烈的左翼運動,反對美軍基地,反對日本跟著美國擴軍備戰。
很多家庭婦女從電視和報紙上看到年輕的學生在奮斗,認為自己不能只坐在家裡,要去支持這些年輕人,所以婦女們主動地結成了很多團體,展開社會運動。
後來日本的很多社會運動,例如反對越南戰爭,反對政府修憲等,婦女團體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這些婦女團體還會進行社區管理。這樣壹來,雖然沒有擺脫“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但是婦女也堂堂正正地走出了家庭,獲得了更大的社會話語權。這是日本社會平權上的壹次重大進步。
但是,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這種讓日本左派右派都感到滿意的狀況,只限於上層和中產階級,她們有物質和精神上的閒暇來參加社會活動。
那些比較貧困的家庭,或者因為某些原因被社區排斥的家庭或者說單身女性,實質上是被排斥在這場平權運動之外的,她們被社會默默地無視了,這既和性別有關,也和社會階層有關。
《母親》
比如在《哆啦A夢》裡,媽媽們壹起商討社區事務,我們很少能看到胖虎媽媽的身影。連《哆啦A夢》明顯是左派、進步的作品,對胖虎媽媽都是比較“無視”的,更不用說大多數民眾了。
而差不多跟《哆啦A夢》同壹個時代,日本的後現代女性主義也萌芽了。後現代女性主義會關心像胖虎媽媽這樣的女性嗎?不會。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很多發起者,本身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參加過60年代的日本左翼運動。在這類運動中,她們感覺到很多男同學雖然是左派,但依然堅持大男子主義,不把女同學當回事,所以她們更強調女性應該有女性自己的目標,要有主體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