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来源: 庆彬有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就航空发动机而言,中国和其他购买这种商品的国家完全不同,是一个有必要时可以自己研发生产发动机的工业强国。咱们当时在设计C919大飞机时选用外国发动机,并不是因为完全造不出,而是希望这是一架国际化的飞机。
只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大家都有钱赚,这样未来进军国际市场才能得到更大的便利。
但如果美国执意禁运,而且长期进行下去,中方当然会选择启动“B计划”,加速研发自己的长江-1000A发动机。这对美国航发企业的业绩、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都会有巨大的影响,等中国自己的替代发动机一成熟,就没有美国发动机企业什么生意了,今后也不会再有。
像稀土这样的战略物资,则和发动机之类普通货物的性质不同,因为它具有极强的军民两用属性。如果不对去向进行严格管理,很可能会被进口方拿去做一些和购买目的不同的事,比如原本申报的是用于制造音响,结果拿去造了导弹的零部件。
稀土制品也不像发动机这种大型货物,销售方可以明显看出来有问题。比如要是中国购买美国航空发动机装在军用飞机上,只要有照片流出,美国一眼就看得出来,可以上门找麻烦。
之前中国的直-10武装直升机曾经使用加拿大的PT6C-76C发动机,就引发过类似的风波,让美国对普惠加拿大公司施加惩罚,后来才换成了国产的版本。
美国不希望自己的技术和商品让中国拿来军用,那作为对等,中国今天当然也可以提出这个要求,无非是礼尚往来罢了。
和美国方面对华出口商品相比,中方的稀土大部分都是国企或者国资背景在生产,国家利益高于商业利益,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而且稀土制品并不是只有美国需要,全世界都需要,供应商却几乎都是中国企业。就算不卖给美国,严格按照出口审批流程出口给其他国家,照样是能赚到钱的。
因此,这次中国对稀土施加的出口监管措施,虽然和贸易战关税战在时间上看起来有些同步,但其实并不纯粹是针对美国的报复措施,而是加强监管的必要手段,对过去做得不够的地方进行亡羊补牢。
所以即使美国那边陆续放开了一些对华禁运的项目,长期来说也不要指望中国的稀土产品,还能像之前那样对客户不加甄别地无序出口,那个粗放经营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如今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管控好自己的战略资源,不让它被竞争对手轻易利用,才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