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来源: 腾讯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赵雨退坑《代号鸢》,玩起了另外一款在当时生态下处于被霸凌位置的游戏。这种鄙视链在游戏里很常见,如果一个人玩的游戏处于鄙视链底端,那么这个人连带着游戏和厕所都要共同接受“高端”玩家的讽刺与攻击。这种攻击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一笑而过,但对孩子来说却绝不是无足轻重。于是,只有在聚集了诸多这款游戏玩家的厕所,赵雨才不会体会到被歧视的感觉,她和其他厕妹在“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下抱团取暖。
这个厕所每天会发送两次稿件,赵雨每次都是卡着点不断刷新投稿,也会向这个厕所进行投稿。逐渐的,赵雨开始在厕所里跟着他人一起党同伐异,但一般来说,她不会“师出无名”,比如当自己喜欢的游戏因为女装造型被对家造黄谣,她才会和其他厕妹一起去嘲讽对家的女装设计。
对于自称“温良版”厕妹的赵雨来说,嫉妒厕是她比较不能接受的厕所。在那里,厕妹只是一味地嫉妒别人,嫉妒别人比自己有钱,比自己有才华,比自己长得漂亮,比自己幸福。
她曾看到过一个15岁的有美术天赋的女孩画的板绘图被投到嫉妒厕,评论区都在希望她家破人亡、被大货车撞到、手突然断掉。有人吐槽周围的同学出国留学,评论区就“祝坠机”;有人投稿说嫉妒那些长得漂亮的人,评论区都在祝她们“被性侵”。
嫉妒厕里的常见发言
“看到嫉妒厕里无休无止的恶意,仿佛有成千上万只赛博怨鬼从手机冒出”,赵雨感到背后一阵发凉。她点进去看那些口出恶言的人主页,却发现有的人本身就已经在双一流大学读书,有的人自己也长得很漂亮,有的人家里资产甚至达到几百万,但依然在嫉妒。
一般来说,赵雨在厕所看到极端恶意都会回避。但有段时间,她和舍友的关系闹得很僵。负面情绪得不到发泄的她,鬼使神差地“走进”了舍友厕投稿。在这个厕所,“蛇油”用来指代“舍友”,里面几乎全是吐槽舍友的大学生。赵雨的投稿中过几次,每次发表,她都能在点赞中获取支持,评论区也有人帮她一起骂。她觉得很爽。
与舍友厕相似的还有同学厕,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人在里面投稿。在这里,“童镯”代指“同桌”,“筒靴”代指“同学”,“捞尸”代指“老师”,“纯祝”代指“蠢猪”。人们因为在学校买东西被插队、上课被点名回答问题、被同学问题等原因,吐槽甚至辱骂自己的同学和老师。
有段时间,赵雨每天有3-4个小时都在刷各种厕所投稿。与此同时,她感觉自己的心态也更加偏激和刻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二下学期期末,她不仅要交各种课程作业,也要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将近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将赵雨强制性拉回现实生活,无暇顾及厕所内的活动。赵雨也因此发觉,脱离厕所,自己依然可以正常生活。
她开始反思自己沉溺厕所的行为,她完整地围观了吴凡事件,一些厕妹的做法让她觉得不可理喻。她猛然意识到,“厕妹”已经不是一个中性词,而意味着刻薄等贬义。“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赵雨卸掉微博,强制自己从情绪泥潭和厕妹的身份认同中抽离,慢慢转向对于学业和未来发展的关注。
慢慢地,赵雨发现厕所曾提供给她的情绪价值没有那么重要了。“当厕妹的时候,我在和家人沟通的时候总是藏着掖着,担心一些在厕所里的口癖脱口而出。”脱离了刻薄的语言环境之后,赵雨的一些心里话反而会向父母倾诉。“我与舍友摩擦的事情,也在父母的协调下通过换宿舍的方式得到了解决。”
三年前,正读高二的伊佳芎也有一段逃离厕所的经历。
2022年4月,正值上海封城期间,她喜欢上了一个日本(专题)公司旗下的虚拟主播(真人顶着皮套),这类主播又被称为“管人”,顺理成章的,她关注了管人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