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来源: 腾讯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最后,吴凡选择以个人名义向法院起诉微博平台,再要求平台方提供账号注册人的身份信息。在当地派出所和法院的建议下,吴凡转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那里对互联网案件了解程度更高,并且线上开庭,可以降低维权成本。
在很多人都曾遭到网暴的今天,以上这套维权的流程十分常见。
起诉微博要证明平台跟事件的相关性,以及其作为平台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一方面,侵权行为是发生在微博平台上面的;另一方面,吴凡认为,在多次对反梦女厕进行投诉的情况下,微博平台始终没有做出正当的、及时的回应,因此微博平台负有责任。
吴凡发现,对于“投厕”,目前没有明确案件与法条可以援引,只能集中在最基础的民法和网络安全法等。
网信中国曾在2023年11月17日发布了一个关于展开“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了对于“网络厕所”、“开盒挂人”等行为要坚决打击。吴凡打算将它作为一个辅助材料,在法庭辩论环节提出。
另外,2024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第十九条强调了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论坛社区和网络群组的管理,明确“禁止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方式创建含有网络暴力信息的论坛社区和群组账号”。
但实际上,厕所内的网络暴力仍然屡禁不止。这一方面也是因为,开厕所是个有利可图的产业。目前尚未有人统计过厕所经营者的年龄,但每天清稿、审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还需要绑定支付宝或银行卡账户用来收钱——“梦女你们闹够了没”的账号运营者就是成年人。
《羊城晚报》曾采访过一位厕所运营者,对方自称厕所广告“一般报价是粉丝数量的10%-20%”。例如有1000粉丝,那一条广告就是100元。”另外,厕所用户极为垂直,定向性很强,所以账号一经开设,很快就能吸引大量粉丝。
依靠“开厕所”起号,等到粉丝多了再转手卖掉也是一种盈利方式。圈内甚至形成了一种规则,每当看到厕所出现一条内容为“人生有梦,各自精彩”的帖子,大家就知道运营者卖号跑路了。被“原地解散”的厕妹们,迅速涌入一批批新生的厕所中。
2025年2月24号,长达一个月的审核通过,吴凡起诉微博的案子立案了。如果胜诉,微博会提供厕所账号运营者注册信息,她才可以起诉运营者。
目前,“梦女你们闹够了没”帐号被封掉了,但吴凡发现,账号的另外几个十几万粉丝的小号还在正常运营。她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推动维权。“对于厕所运营者来说,只要换一个身份信息就能重新起号,但对于我们来说,却要经过一个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流程去起诉或者举报对方,才有可能把对方账号打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