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來源: 加西網 | 有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加西網綜合)BC省渡輪公司(BC Ferries)近日因決定將壹項價值數拾億加元的合同授予壹家中國船廠建造肆艘新型大型渡輪而面臨來自聯邦政府和公眾壓力,但網友也曝光沒有加拿大公司競標這壹造船合同。
對此,BC省(B.C.)最大船廠——海灣船舶公司(Seaspan)也承認省內建造渡輪成本更高,也有可能建造省內下壹代渡輪,但這壹目標的實現需要決策者的政治支持。
(BC渡輪)
BC省渡輪公司(BC Ferries)把壹項價值數拾億加元的合同授予壹家中國船廠建造肆艘新型大型渡輪而面臨公眾壓力的背景下,在沒有加拿大公司競標的情況下,相比選擇歐洲船廠,該決定雖然能為公司節省12億加元的成本,,但卻引發了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全球貿易戰的波動。
Seaspan公司未競標此合同
海灣船舶公司未參與此次競標。該公司戰略與業務發展副總裁戴夫·哈格裡夫斯(Dave Hargreaves)在接受《全球新聞》采訪時表示,雖然公司具備建造能力,但目前的生產能力尚不足以完成這樣的大規模項目。
他說:“我們目前的訂單排得滿滿的,到拾年末都沒有空閒”。該公司目前專注於為加拿大海岸警衛隊和海軍建造艦船。
哈格裡夫斯補充道,BC Ferries的采購流程偏重價格,實際上已經排除了像Seaspan這樣的加拿大公司,“他們船廠的人工成本可能比我們便宜柒到八倍,不是拾個百分點的差距”,他說,“人工成本的差距非常大,所以很難看出我們能夠與中國、韓國或某些東歐國家競爭成本”。
對比聯邦政府的船舶合同
哈格裡夫斯將BC Ferries的合同與他們為聯邦政府建造主要船舶的合同進行了對比。他表示,聯邦政府要求這些項目100%的加拿大內容,盡管這些項目的前期成本較高,但帶來了後續的經濟效益。他說:“這些高薪職位將為省政府和聯邦政府帶來收入稅,並通過消費者支出產生間接的經濟效應”。
他強調,擴大船舶建造行業能推動創新,培養技術工人,並擴大海洋生態系統。他還提到:“壹些我們的分包商已經開始向外出口這些技術。如果你在中國建造渡輪,根本不會有這些機會”。
除了經濟效益,哈格裡夫斯還提到,擁有自主的船舶建造能力具有戰略意義:“擁有在加拿大建造船舶的能力很重要,畢竟我們是世界上擁有最長海岸線的國家,且擁有廣闊的海洋區域”。
他補充道:“因此,具備建造船舶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省政府態度與未來展望
BC省省長尹大衛(David Eby)表示,他希望看到渡輪在省內建造,但他也指出,省政府不會迫使BC Ferries取消與中國船廠的合同,原因在於迫切需要新渡輪投入使用,並且希望保持渡輪票價的穩定。
周肆,副省長尼基·夏爾馬(Niki Sharma)參觀了海灣船舶公司的船廠,並表示:“這項價值數拾億加元的成功離不開渥太華在支持國家船舶建造戰略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她強調:“我們決心繼續與聯邦政府合作,支持海灣船舶公司為民用船舶完成類似的工作。擴展BC省的船舶建造能力,並讓省內船廠能夠成功競標更多的加拿大船舶合同,將為社區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政治意願是關鍵
海灣船舶公司總裁哈格裡夫斯認為,要在未來的渡輪建造項目中讓BC省的船廠參與,省政府必須提供更多的支持,“這必須包括對BC/加拿大內容的更強烈偏好”,他說,“競標不能僅僅是價格競爭,還必須考慮到在本地建造所帶來的所有其他好處……這應該被視為對BC省的投資”。
他還強調:“BC Ferries本身沒有足夠的靈活性做出這種決定,這必須是省政府站出來共同參與”。
在面臨成本壓力和國際競爭的背景下,BC Ferries選擇將渡輪建造合同外包給中國船廠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盡管如此,海灣船舶公司及其代表認為,若要在未來讓渡輪在本省建造,省政府需展現更強的政治決心和支持本地產業發展的願望。- 溫哥華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