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來源: APPSO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印度 | 字體: 小 中 大
後面,這些借口越來越荒謬,直到所有人開始意識到他明顯在撒謊。
其次,遠程辦公給了他很大的保護殼。無需面對面開會,也不用到公司辦公,他只要掌握好日歷安排,只通過 Slack 或郵件淺淺冒個泡,就能在每家公司之間周旋自如。
Remote Work vs. In-Office - The Debate Continues
再者,他還鑽了另壹個空子:初創公司的用人焦慮。早期創業公司節奏快,壓力大,常常急於填補職位空缺,有時候連背景調查都沒時間做完。
很多 YC 創業公司還互相參考招聘流程,壹家公司錄過的人,另壹家也會默認靠譜。這種熟人的推薦鏈反而成了他的通行證。更別說,很多創始人身兼數職,難以兼顧審核流程。
尤其借助 ChatGPT、Claude 等 AI 工具,極大加快了他的編程速度,能夠交出壹份看起來還不錯的成果,這也方便他騰出更多時間輾轉騰挪。
ChatGPT's awesome 'Deep Research' is rolling out to free users soon | PCWorld
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印度老哥”其實只是個門面,背後還有個專業團隊在接力操作。但企業壹邊用 AI 增效,而另壹邊化身時間管理大師的 Soham 也用 AI 狠狠給企業上了壹課。
幾個小時之前,Playground AI 創始人 Sohail Doshi 收到了壹條來自 Soham 的私信:
我是真心在尋求建議,因為我真的很熱愛這份工作。我是不是已經徹底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我現在還能做些什麼來改善局面?如果需要的話,我也願意坦白壹切。
這場鬧劇被戳穿後,有嗅到商機的網友迅速上線了壹個以 Soham 命名的 AI 面試教程網站,手把手教你拿 offer。
截至發稿前,已經有 2847 人排隊候補了。
課程頁寫得明明白白,API 月費僅 10 美元,支持“無限借口 • 全天候創意 • 被解雇可退款”。(附上地址:https://www.thesohamparekh.com/)
什麼是 PMF(Product-Market Fit:產品市場契合度)?這就是教科書級別的實例。
就價值觀而言,Soham 的行為幾乎無從洗地。正如壹位 Reddit 網友所說:
你可以說我保守,但這家伙的行為真的讓我無語。他自己都說了,他啥都不幹,只領工資,等被開除。這已經不是“打擦邊球”,而是連最基本的工作義務都放棄了。我知道大家討厭資本家、討厭大公司,但就事論事,他這種玩法對 OE 群體本身就是壹種破壞。
網友提到的 OE,即 Overemployed,中文翻譯過來是“過度就業者”,指的是壹些遠程打工人同時在多家公司擔任全職崗位,但不讓任何雇主知道自己“身兼數職”的行為。
這個詞最早在 Reddit 上的 r/overemployed 社區流行起來,如今成了“OE 打工流”的根據地,大家分享經驗、曬收入、怎麼用 ChatGPT 應付會議、亦或者如何編造“高情商請假理由”。
根據 ResumeBuilder 的壹項調查,69% 的遠程工作者有副業,37% 同時在幹兩份“全職”。而在 r/overemployed 論壇裡,很多人表示靠同時打 3~5 份工,壹年收入 50 萬到 80 萬美元。
而實現這些的訣竅,就是壹件事:用盡壹切手段維持“我很忙”的假象。
比如遠程辦公不開視頻、不接閒聊、不主動提問;任務拆分再拆分,能拖幾天是幾天;代碼靠 Copilot 寫,文檔交給 ChatGPT 改,Slack 上看起來永遠顯示“在線”。
最經典的案例,還是來自 2021 年 Hacker News 網友的匿名投稿:
我現在同時擁有 10 份完全遠程的工程師工作。門檻低得驚人,幾乎沒有監管,就算表現不佳,大家也非常寬容。我通常可以“躺平”4 到 8 周才會被某家公司開除。今年我的年收入按當前速度估算,大概能達到 150 萬美元。而且現在找工作的流程也快得多。公司急於招人,選擇也多得數不過來。我只需要花兩到叁個小時的總時間,就能拿下壹份新工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