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来源: 马庆云的影音娱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7月5日,电视剧《以法之名》播出至第24集。剧情截至目前,最大的乐子便是,这群反派们全员智商不高,而就是在这么智商不高的反派面前,咱们的正派们依旧搞得焦头烂额了。基于此,这部电视剧更像是一部荒诞喜剧。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反派们做局三年,到底为了个啥。
岳父和老师,发现这几年,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了,因此,觉得新能源电池领域,是一个好机会。所以,岳父就派自己儿子江少留学去了,学习新能源去了。然后,老师他们这批,就开始在国内做局了,准备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发家致富奔小康。其实,岳父派儿子江少去留学,学习新能源这事儿,本身就可笑。新能源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哦,对了,不能找蓝翔,得找那谁。
然后说说岳父和老师是如何做局的。说白了,其实也没做啥局,就是找个可以生产新能源的矿嘛。找矿,算个啥布局啊。新能源电池的生产,难点在技术上,不在矿上啊。编剧们把反派们搞成这种智商,是不是编剧宝宝们也觉得,新能源电池的难点不在技术上,而是在矿上啊?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些宝宝们还是去幼儿园工作吧。您听说过哪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厂被矿给卡脖子了?
只要中国有的矿,咱们中国企业去正常买卖交易,花不了几个钱啊,比做局三年可要省钱多了。做局三年,又是“杀人”,又是“放火”的,才是最耗费钱财的。制造电池,需要什么矿,就去买什么矿石,真心不会花太多钱的。制造电池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值钱的东西啊。编剧宝宝们不会觉得,江少留学几年,就掌握了这项技术了吧?如果是,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然后,再说反派们盯上万海家矿的事情。咱们使劲假设,万海这人就是固执,就是不卖给反派们矿石,放着钱,就是不赚。那也不会被卡脖子啊。万海不卖,还有一万个“万海”呢。制造电池需要的矿,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这类矿山,咱们地大物博的中国有千千万呢,何必盯着一个破万海矿看呢。其实,编剧宝宝们但凡做一点有关电池制造的功课,就会发现,矿石这东西,并不是可以卡脖子的东西,很多矿,求爷爷告奶奶的想打开销路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