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来源: 铅笔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华为 | 字体: 小 中 大
博世、大陆等巨头已推出第五代/第六代4D雷达产品;采埃孚的长距4D雷达已在上汽R车型量产,具备192通道、350米探测能。国内方面,至少有近20家企业投入4D成像雷达研发。华为于2024年发布了国内首款高精度4D成像雷达“乾坤”,探测距离提升35%,精度提升4倍,时延降低65%,标志着国产4D雷达迈入实用化。随着4D雷达成本逐步下降至千元级别,相比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激光雷达具有巨大成本优势,其“平替”激光雷达的潜力受到行业关注。
同时,毫米波雷达正与AI算法深度结合,实现更智能的感知与决策。一方面,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对雷达回波点云进行目标识别、分类,可弥补传统雷达分辨率不足的问题。例如初创公司在研发基于数字编码调制(DCM)的全数字雷达芯片,通过算法提升点云成像质量,让雷达“看清”行人轮廓和姿态。
另一方面,雷达与摄像头、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成为主流趋势:通过AI融合算法,将摄像头的视觉识别与雷达的测距测速优势互补,可大幅提高环境感知的可靠性(降低误报漏报)。一些高端车型甚至叠加激光雷达以增强冗余。例如,小鹏、理想等车型融合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实现高速NOA;特斯拉在纯视觉遇到瓶颈后,也于2023年申请增加一颗高分辨4D毫米波雷达辅助FSD自动驾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