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來源: 鉛筆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華為 | 字體: 小 中 大
博世、大陸等巨頭已推出第伍代/第六代4D雷達產品;采埃孚的長距4D雷達已在上汽R車型量產,具備192通道、350米探測能。國內方面,至少有近20家企業投入4D成像雷達研發。華為於2024年發布了國內首款高精度4D成像雷達“乾坤”,探測距離提升35%,精度提升4倍,時延降低65%,標志著國產4D雷達邁入實用化。隨著4D雷達成本逐步下降至千元級別,相比數千甚至上萬元的激光雷達具有巨大成本優勢,其“平替”激光雷達的潛力受到行業關注。
同時,毫米波雷達正與AI算法深度結合,實現更智能的感知與決策。壹方面,借助深度學習算法對雷達回波點雲進行目標識別、分類,可彌補傳統雷達分辨率不足的問題。例如初創公司在研發基於數字編碼調制(DCM)的全數字雷達芯片,通過算法提升點雲成像質量,讓雷達“看清”行人輪廓和姿態。
另壹方面,雷達與攝像頭、激光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成為主流趨勢:通過AI融合算法,將攝像頭的視覺識別與雷達的測距測速優勢互補,可大幅提高環境感知的可靠性(降低誤報漏報)。壹些高端車型甚至疊加激光雷達以增強冗余。例如,小鵬、理想等車型融合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實現高速NOA;特斯拉在純視覺遇到瓶頸後,也於2023年申請增加壹顆高分辨4D毫米波雷達輔助FSD自動駕駛。-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