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价值星球Planet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作者|张驰
编辑|葵一
“情绪价值”这个词,真是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从盲盒、黄金饰品到中式茶饮,情绪经济正成为港股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主线之一。泡泡玛特的爆发式增长、老铺黄金的火爆,都离不开情绪价值和社交话题的推动。
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有人说是“悦己消费”,有人说是“社交认同”,有人说是“疗愈经济”……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当下流行的几种“非必要性消费”现象——新型炫耀性消费。
1899年,凡勃伦以“有闲阶级”一词,描述了通过炫耀性消费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人士。《微小的总和》一书里也对炫耀性消费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追踪,讲述了人类的“身份消费”如何从炫耀性消费走向低调委婉,演化出各种全新的形态。唯一不变的是,“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人类就已经陷入身份地位之战。”
新精英的炫耀,把Labubu挂在爱马仕包上
Labubu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据说,设计师的手稿被拆解成181道工序,才完成从艺术表达到工业品的转换。而后,Labubu进行了一系列的社媒营销、主题表演、品牌联名等IP运营动作,但直到2023年,包括Labubu在内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仍然徘徊在两三亿元左右。
真正的命运转折点来自米兰时装周。2023年,Labubu与中国设计师品牌Pronounce合作,在米兰时装周上发布联名大秀。随后,多次参加时装秀的泰国偶像明星Lisa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Labubu挂饰,引发泰国及全球粉丝抢购潮。
再往后,粉色的马卡龙系列出现在蕾哈娜的洛杉矶机场街拍中,跟着就是贝克汉姆、Dua Lipa、Emma Roberts、瓦妮莎……
欧美明星的关注,让Labubu从一个小众IP,一跃成为“身份的代表”、“爱马仕的挂件”,在更大范围内开启了凌晨排队抢购的狂潮,部分“隐藏款” 、品牌联名款在二手市场上价格飙升。
Labubu之所以能掀起一连串的“明星效应”,显然离不开高定时装周在全球时尚链条上的顶级话语权——没有人能拒绝站在全球审美鄙视链顶端的快感。除了这个永远不笑的小娃娃本身的情绪表达之外——在高定时装周上出现过,其实是它闯入“富人圈”的一张门票。
精英阶层的审美话语权,和丑萌的Labubu形成了神奇的化学反应。“年轻人的塑料茅台”、“有爱马仕有什么了不起,你还得挂个Labubu”、“追我的人从这里排到了法国”……不知道泡泡玛特在策划Labubu现身米兰时装周时,是否预测到这一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