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价值星球Planet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总之,这是一场大获全胜的押注。
从此以后,全球消费者争抢的,大概率不再是Labubu丑萌的设计、永远不笑的叛逆脸,而是“我懂潮流”、“我有品味”、“我不缺钱”、“我能拿到稀缺品”……而这些背后的潜台词,归根结底,还是“身份感”。它被明星们认可为爱马仕的挂件,而斥巨资购买一个毫无用处的挂件,恰恰是身份表达、炫耀性消费的精髓。
Labubu的流行,和艾西·温卡登同名品牌指甲油的兴起有点异曲同工。
艾西·温卡登是最早推销裸色系指甲油的人,但裸色指甲油的真正流行,源于英国女王的青睐。1989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发型师给艾西写信要求提供“芭蕾舞鞋”——艾西162号指甲油。艾西回忆,收到这封带有皇室印章的信的时候,她意识到,“我成功了”。
这之后的几十年内,“芭蕾舞鞋”和其他裸色系指甲油大行其道,成为居住在比弗利山庄、纽约上东区以及伦敦肯辛顿等特定女性群体的社交必备指甲油。
Labubu挂件和艾西裸色指甲油一样,都是昂贵但“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既有格调、又不露骨,既能以某种特质(Labubu有独特而反叛的形象设计、芭蕾舞鞋有独一无二的矿物成分和荧亮的光泽)凸显其追捧者身份,又不用粗俗地叫嚣——看我!我就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
一个现代新精英体面的炫耀方法,绝不是秀出爱马仕logo,而是避重就轻地赞美包上那个价值2万的时尚毛绒挂件。当然,泡泡玛特的种子用户肯定是真爱玩家,但真爱玩家常常是小圈子、亚文化,而突破“圈地自萌”的谷子经济范畴,唤起以“身份感”为底层驱动力的炫耀性消费,才是触及更广泛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当然,泡泡玛特想实现长盛不衰的野心,路还很长。为了提示其“艺术”定位,泡泡玛特成为首个进驻巴黎卢浮宫的中国潮玩品牌,泰国官方更授予 Labubu“神奇泰国体验官”的称号,旅体部部长亲自接机,让Labubu升级为文化符号。
泡泡玛特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数据显示,其海外市场收入同比暴增475%-480%,其中美洲市场增速高达895%-900%,欧洲市场增长600%-605%。北美单季度收入近乎达到2024年全年水平。
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奢侈品牌,不是Labubu
如果说,泡泡玛特是因触发了炫耀性消费的某些痛点而冉冉升起,那么老铺黄金的奢侈品属性则更加直白——无论从定价、毛利、客群、古法工艺、高奢感进店服务等各个维度看,开店的位置也专往奢侈品大牌堆里扎,创始人对未来追求的描述是“10亿店效”——爱马仕的店效是6亿左右。
在有人将爱马仕与老铺黄金做比较时,老铺黄金创始人徐高明反问,“我们卖黄金的卖不过卖皮具的?我们要回去反省一下,是我们品牌不行?渠道不行?还是客户不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