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价值星球Planet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不过,如果把爱马仕和老铺黄金都放到奢侈品框架内检视,“卖黄金的”还真不一定就卖的过“卖皮具的”。倒不是说谁不行,也不是说欧洲的奢侈品霸权体系就牢不可破,而是奢侈品的本质不是“卖黄金”或“卖皮具”,而是“卖身份感”,至于人们更爱通过买黄金、还是买皮具来占有其背后的意义,这个分发展阶段、分文化和地域。
从整体看,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2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8元(700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3000+美元),与高收入国家人均1.38万美元的门槛相比仍有显着差距。同时结构性分析显示,国内一线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万至9万元人民币,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
中国一直是国际奢侈品大牌必争的庞大市场,“什么时候将崛起本土奢侈品品牌”这个问题,已经被叩问了很多年。
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先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彰显身份、奖励自己的需求。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消费品品类越来越丰富,很多原先具有“彰显身份”符号意义的商品,都开始大众化,比如电视机、比如电脑、比如手机、比如汽车,彰显身份和奖励自己的商品,也需要不断迭代。
《微小的总和》作者认为,在一个社会里的炫耀性消费大众化之后,宣告社会地位的消费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变得更隐蔽、更委婉。比如通过文化资本、信息和知识的占有,宣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有时间和金钱获得这种文化资本和信息,本身就是阶层的体现。
老铺黄金的爆火,不完全是炫耀性消费的后果,很大程度受到黄金周期的影响,很多消费者是为了投资而购买,但从“兜售身份”这个层面上来看,老铺黄金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
黄金在中国文化中与帝王相关,故宫博物院中黄金藏品的巧夺天工和极尽奢华,让金饰品牌在“彰显身份”方面拥有了天然、广大的消费者心智基础。此外,古法工艺加成,以及店内1v1对标奢侈品店、甚至有宫廷感的进店服务体验,再加黄金的投资属性和黄金周期的推动,正好弥补本土年轻品牌在历史沉淀和意义建构上的短板。这样说来,如果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奢侈品牌是黄金饰品品牌,倒也合情合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