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听完之后,她更崩溃了。而工作一年后,她第一次在体检中查出了结节。
图源剧集《黑狗》
信念的裂缝
有些名校毕业生在成为教师后发现,过去一直生效的「有付出就有回报」的信念链条断裂了。
张雅雯非常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她的挫败感来自:「可能你准备了100%,但学生完全不配合,你希望有90分的效果,最后可能只有60分。」
她也反思过:「或许是我对自己的期待太高了。从小到大比较顺利,在高考、上大学期间,付出的努力,也能看到正反馈。但是做了老师之后,才发现有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了,付出了,就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这个事情会让我心里很难受。」
原本她是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但当了老师之后,她一度觉得「自己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我一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才导致上课时这样的状态。」张雅雯说。有时候她会想,是不是气场比较强势的老教师,才能镇得住场子?但她自己又不是这样的人。
这让她越来越抑郁,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我根本不想进入学校,不想进入这个班,一想到要进班,我就很痛苦,甚至一到课间,我就想躲到厕所里面。」而她也真是这么做的,有时候一天之中,她会好几次躲进厕所,「我也不知道我去干嘛,但我就是觉得我在那里可以得到喘息,可以不用看到任何老师、任何学生。」
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老师们,无力感可能各有不同。深圳一名教过不同学段的老教师总结:「对小学阶段来说,老师有时候像是保姆,常常卷入协调矛盾纠纷的困境里;到了初中,有的班上一半的学生上不了高中,这种局面哪怕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老师来教,也很难改变;而到了高中,则要面临高考的压力,可能会有从早到晚的各种自习,还有更大的教学压力要面对。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辛苦。」
王思琪也有同感。她去的是一所深圳的新学校,排名靠后。她发现,自己能影响到学生的,似乎很少。「好像无论我怎么管教,也管不动,所以会有一些挫败感。」她跟同事们一起聊,一些资历更老的老师会传授她心得——「当老师的第一个课题,就是要放下助人情结。」这让她困惑。
刘梦瑶也说她陷入了一种周期性的抑郁,「过两天觉得还行,过两天又崩溃了」。有时候她会想到有这种处境的也不光只有自己,「比如隔壁一所很普通的高中,他们那的英语老师是哈佛的,化学老师是北大的……而且我学生还很淡定地跟我讲,你们学历高又咋了,学得好又不代表教得好。」
她觉得,「这世界简直癫狂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