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吴晓波频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灾难性的高温浪潮
也许在未来的数年里,我们很可能将持续生活在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热”的世界里。
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清晰指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2024年再度刷新纪录,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升高了1.55°C。
今年,纪录的打破又进入了一个新高度。
2025年1月份,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了1.75°C,已经成为历史上最热的1月份。
有意思的是,这还是在地球经历自带降温功效的拉尼娜现象下发生的,而在2024年的1月份,地球经历的是自带升温效果的厄尔尼诺现象。
此外,有报告指出,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比以往多出至少一个月的极端高温天气。而且通过对2024年5月1日—2025年5月1日的气象数据分析发现,这期间全球共发生了67次极端高温事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将持续攀升,热浪将成为更多地区的“标配”。
有外国学者模拟了60年后不同城市的气候,便于大家更直观的感受:
倘若人类现有的能源结构和生活方式不发生大的转变,那么在2080年前后,北京会变成现在的河南新乡,而新乡会变成浙江的诸暨,诸暨的气候则将像巴基斯坦边境城市(最高气温可达50°C)。
根据预测,未来的上海也将面临和诸暨一样的“境遇”,重庆和成都的气候则会变得和现在的广西百色相似,而广东的大部分城市在未来60年的气候,甚至在当今世界找不到“参照物”。
而从更长远的时间范围来看,高温甚至将影响一个城市的宜居与否。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最坏情况下(持续目前的碳排放量),到2120年,中国将有22%—26%的沿海土地相对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9%—11%的沿海人口将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沿海城市也将是极端天气(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光顾的热门地点。
从某种程度而言,极端高温不再只是气象学意义上的事件,而是一种公共生活的背景板,渗透进每一个人的日常。
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民众顶烈日外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