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博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字体: 小 中 大
山韭(图片来源:作者)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山韭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和河南等地,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向阳山坡、草原或草甸上。北京周边地区的高山草甸上,山韭常成片分布。山韭为多年生草本,其地下鳞茎在每年3-4月开始萌发新叶,5-6月叶片达到生长高峰,7-9月进入花果期,届时山上是一片紫色的花海。
我们平常吃的韭菜的中文正式名叫做韭,在全国被广泛栽培。韭虽然也有野生分布,但比较罕见。
野韭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生于海拔460-2100米的中低海拔向阳山坡、草坡或草地上,分布海拔比山韭更低,北京周边地区的山里,野韭常零星分布在林下。
那么,对于这三种都被称为“韭菜”的植物,除了分布地区的差异,我们应该如何从形态上将三者区分开呢?
一看花:山韭的花为淡紫或紫红色,而野韭和韭的花都为白色,区别在于野韭的花被片常具淡红色的中脉,而韭的花被中脉常为淡绿色或淡黄色。
山韭、野韭、韭的花(图片来源:作者、galasearch、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二看叶:三者的叶都为线形,区别在于山韭的叶片肥厚宽大,基部近半圆柱状,上部扁平,有时略呈镰状弯曲;野韭的叶呈三棱状,中空,背面具纵棱;而韭的叶扁平,为实心,质地较柔软。
三看鳞茎:山韭的鳞茎单生或数枚聚生,膨大近卵状圆柱或近圆锥状,具粗壮横生根状茎,鳞茎外皮为不破裂的膜质,灰黑或黑色;野韭和韭的鳞茎较为相似,为近圆柱状,外皮暗黄色至黄褐色,破裂成纤维状,网状或近网状,主要区别在于韭的鳞茎多为簇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