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博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字体: 小 中 大
小篆的韭(图片来源:汉典)
韭菜在被割掉后还能快速生长的奥秘在于:
韭菜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吸收养分和水分储存在膨大的鳞茎中,即使地上部分被割掉,鳞茎仍然能够为韭菜的再生提供营养;
大鳞茎基部还可以分蘖出许多小鳞茎,它们在适宜的环境下会形成新的分蘖;
韭菜叶片上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快速分裂的特征,使得韭菜能够迅速生长。
然而,韭菜绝不是割得越多,长得就越好。频繁收割会导致鳞茎营养供应不足,植株逐渐细弱。收割时需要合理安排频率,留茬2-3厘米,避免割伤鳞茎和根部,影响叶子的抽出。值得注意的是,韭菜反复割、反复长的过程并不能无限循环,一般经过3-6年的连续收割后,植株活力会明显下降,此时就需要栽植更新一波新韭菜了。
韭菜花田(图片来源:veer图库)
要想韭菜长得好,肥沃的土壤、规律的施肥以及病虫害的精准防控等精细化管理措施缺一不可。相比之下,北灵山高山草甸上的山韭,其生存环境海拔高、气温低、条件恶劣,因此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少的干扰才能够正常生长。
不幸的是,夏季本是北灵山山韭的生长旺盛期,如今却变成它们的“渡劫期”。户外徒步爱好者蜂拥而来,“人比韭菜多”,不少山韭刚冒出尖儿就被割走,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在这种无节制采挖下,“越割越长”只会成为不文明采摘者自欺欺人的说辞。
北灵山提醒游客野韭菜生态价值的标语
高山草甸之殇
虽然山韭并不是国家级保护植物,单纯从法律角度来说,挖走了不至于触犯法律,但是挖韭菜的行为给当地的高山草甸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隐患。
北灵山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与河北涿鹿县、怀来县交界处,海拔约1900米,1700米以上区域的植被类型便是高山草甸。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气压低、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烈、风大等气候特征,高山草甸的植物生长周期短,生长缓慢,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这里的植被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得以形成,它们构成抵御风寒、保持水土的生态屏障,并具有重要的固碳和水源涵养功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