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來源: 國際觀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事實上,美國如噴泉般發行的債務將日益損害經濟增長。在正常情況下,公共債務會排擠私人投資,推高數據中心等新項目的資本成本。而若債券市場迫使美國進行突然的財政調整,其代價將是巨大的。高盛銀行估計,若美國國會將財政緊縮問題再推遲拾年,屆時可能需每年削減開支或增稅達GDP的5.5%,方能穩定債務與GDP之比。這超過了2010年代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後經歷的緊縮程度。若立法者覺得這過於困難,美國或許會訴諸贰戰結束後采取的策略:通貨膨脹和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
“馬拉松式投票”引發借貸危機
“大而美法案”對長期性問題的忽視,反映了壹種更廣泛的痼疾。特朗普倚仗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無可置疑的談判籌碼,卻忽視了美國成功的根基。他重啟了對美聯儲的攻擊,給經濟穩定增添了新威脅。他削減科研經費的政策將損害美國創新。他對法治的輕率態度使美國的投資風險上升。盡管貿易戰有所緩和,但平均關稅稅率仍處於壹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構成了負擔。即使以美元計價的美國資產在大幅升值,但以外幣計價時已顯落後。美元今年貶值了11%,反映出美國經濟面臨的真實且日益增長的長遠風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