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而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金明秀、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日本(专题)自卫队统合幕僚长吉田圭秀将于7月10日和11日在首尔举行韩美日总参谋长会议(Tri-CHOD)。议题很可能包括美方此前试探性提出的,重新定位驻韩美军角色和提高同盟国防预算分担比例的问题。
那么韩国、日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韩日所谓的盟国关系,是不是已经开始互相暗地里盯着对方,磨刀霍霍?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因素,特朗普(专题)治下的美国对面子没有兴趣,他有兴趣的只是,两个亚洲盟友的“里子”,到底该卖多少钱?
韩日关系“阴干” 解冻遥遥无期
李在明上台前后,强调回归实用主义外交,执政至今,也确实做出了和各方平等沟通,务实互动的姿态。但对于韩国必然来临的政权轮替,日本朝野在选前就一片哀嚎,“关摄家族”断言,“韩国抗日怪兽政权将回归”。
李在明本人在正式参选后选择了避开外交议题,对日本更是极尽安抚之能事。最近更是直白地对石破茂表示,“韩日之间存在不少敏感议题,但两国比邻而居,且同属自由民主阵营,同样暴露在朝鲜的武力威胁之下,也都与美国有特殊的同盟关系,战略、军事利益也有许多重叠。不应将合作与历史问题、独岛问题混为一谈,应保持即使右手在较劲,左手也要相握的灵活与理性态度。”但是从行动上来看,这种安抚似乎是有意停留在了口头上。
日韩能否回暖,有几个关键指标,最核心的当然是两国邦交正常化纪念如何举办、首脑会何时进行等等。还有一个不那么起眼的事件,可能会是这些重大指标的前哨。
韩国外交部6月30日放风,表示今年日本佐渡金山强征韩籍劳工受害者的悼念仪式恐怕无法于原定的7月至8月期间如期举行。原因是去年韩日两国就佐渡金山入遗事宜进行谈判时,日方曾提出将在每年7至8月期间举办相关悼念仪式。去年的悼念仪式因佐渡金山7月底才入遗而被推迟至11月举办。
这个活动是日本承认强征半岛劳工,就战争罪行进行反省的重要标志,所以韩国、日本每年都非常重视围绕仪式的措辞、人员级别等。可以说是仅次于3·1抗日独立运动纪念日的重要“晴雨表”。尹锡悦时期,对日本极尽谄媚,佐渡金山又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意义被人为压抑。如今李在明政府上台,是否会借题发挥,将日本相关的一大堆政治、历史问题打包成一份大筹码,是日本最担忧的可能。加上两国经济“解绑”甚至竞争趋势日益严峻,日方也没有太大兴趣对李政府低头鞠躬。
佐渡金山相关纪念活动的冷热,很可能就预示着韩日邦交正常化,乃至李政府在位期间韩日关系的风向。更别说萨德在文在寅政府任内被拖延至与停工无异,日韩军事情报共享机制被文政府故意搁浅,李在明作为文的“门生”,可能青出于蓝。
资料图片 韩联社
李在明政府的种种作为,核心其实只有这几点,一是借平乱安内政,借肃清戒严余波的民心优势和上任之初的高支持率,以及国会的绝对优势,尽快任命得力干将推行司法、经济改革政策,尽快稳定韩国的局面,为国会选举、宪制改革乃至长期执政赢得空间。
二是借外交铲外患。表面上韩国无法偏离韩美同盟的基本框架,韩国军方、保守势力、大资产阶级财阀集团仍然把持着国政,挟制李在明政府不得不在表面上对美国的代理人进行妥协,无法破弃已经名存实亡的“美日韩军事同盟”,但实际上韩国最近大幅度加强了与中国的高级别互动,从中免集团访韩,阿里与韩国企业的AI合作,从电池到方便食品的多个海外设厂合作,都带有极其具体的市场指向。
与以往“经中安美”的骑墙不一样,韩国现在名义上本来就要负责自己国家的安保,不能指望美国真的会对韩国守望相助,同时韩国在军贸出口、军事技术转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K2主战坦克,韩华海洋的无人潜航器都已经行销世界,美国的“卸责”正好是韩国拒绝协防台海,独立扩充军备的由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