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6 | 来源: 火星宏观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墨西哥 | 字体: 小 中 大
英国《金融时报》(FT)报道称,因为担心该公司的智能汽车技术可能被美国获取,中国商务部至今尚未批准中国电动汽车一哥在墨西哥的投资建厂计划。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其两个消息来源认为,中国优先考虑中国全球基础设施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成员国的项目。他们还指出,该企业墨西哥建厂项目没有获得批准是“不断变化的地缘动态”。
《金融时报》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一哥一直准备在墨西哥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工厂。该工厂将成为其在中美洲的首个生产基地。2024年初,该企业已将选址范围缩小到三个,尤其关注墨西哥北部地区,该地区靠近美国市场,这对于出口物流至关重要。
但根据中国发改委新规,超过1亿美元的非资源类项目需国家发改委核准,且涉及敏感地区(如北美)需额外安全评估。而该汽车巨头的墨西哥项目,选址靠近美墨边境。中方政府部门担忧其电池、智能驾驶系统等先进电动汽车技术,可能通过供应链或人才流动渠道间接流入美国,削弱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因存在技术外流风险被归类为“敏感项目”,审批流程停滞在发改委阶段,未进入商务部终审。因此拖延了该企业墨西哥项目的推进进度。
涉及敏感地区需额外安全评估的法律依据来自2025年《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该法规定,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需通过严格的技术安全审查,而墨西哥汽车厂项目因潜在技术泄露风险未能满足审查要求。
《金融时报》还认为,在2月份川普宣布的第一批关税中,墨西哥的钢铁和铝以及 USMCA 未涵盖的商品目前在进入美国时,需要缴纳25% 的税。由于川普明确威胁要对中企在墨西哥制造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当美国在8月初实施互惠关税或晚些时候实施其他关税时,包括汽车在内的其他墨西哥产品可能会受到影响。
虽然中国这家车企一哥表示无意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但川普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仍可能成为中国商务部决定推迟批准该公司拟议的墨西哥工厂的一个因素。
四、原因之三:国内产能过剩、资金链风险加剧,该企业放缓生产和扩张。
上周《路透社》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冠军近几个月来通过减少中国一些工厂的班次并推迟增加新生产线的计划,放慢了生产和扩张的步伐。这些决定表明,该企业过去几年的强劲销售增长使其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这可能会放缓,因为即使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大幅降价后,它仍在努力应对不断上升的库存。
伴随着该企业的扩张,该企业多次掀起中国企汽车市场的价格战,6月份其最新一轮价格战被官方叫停。
也因为扩张速度超过其利润增速,该企业在伴随着扩张脚步,不断通过其自建的供应链金融签发的商票,不断扩大拖欠其供应商的货款规模,传言超过三千亿元。这导致中国监管部门在6月份要求汽车企业压缩对供应商的货款支付期限不能超过60天。
不断下滑的销售价格和不断增加的供应商拖欠货款,加剧了该企业的经营风险。
这位电动汽车一哥不仅在国内攻城略地,也一直在南美、欧洲和东南亚积极扩张,现在必须重新评估其在北美的雄心。
在墨西哥建厂将使其根据《美墨加协定》(USMCA)条款获得免关税进入美国市场的巨大优势。失去这条路线意味着它现在必须考虑更高的出口成本,或者寻找地缘上更安全的地点,例如巴西甚至加拿大(尽管后者本身也倾向于亲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