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7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溫家寶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內蒙古的稀土與鐵礦復合型礦山白雲鄂博礦
直到幾個月前中國暫時停止了大部分稀土出口,大多數世界領導人才驚覺這壹資源的價值。
但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稀土壹直受到中國政府最高層的關注。
在毛澤東統治中國的27年間,他往往重視的是提高中國的鋼鐵產量,卻很少關注其質量。結果是生產了大量質量低劣的鋼鐵,無法滿足工業需求。
20世紀40年代末,英國和美國的冶金學家研發出了壹種技術含量相當低的方法來提高球墨鑄鐵的質量,這種材料廣泛用於管道、汽車零件和其他產品。個中秘訣何在?在金屬仍處於熔融狀態時加入少量的稀土元素鈰。這是稀土金屬在工業上的早期應用之壹。而且與大多數稀土金屬不同的是,鈰從礦石中進行化學分離相對容易。
1978年成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後,鄧小平迅速著手整頓鋼鐵工業。他任命了技術專家型官員方毅擔任副總理,並兼任掌握重權的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78年,方毅成為分管科技工作的副總理後,迅即決策開發白雲鄂博礦的稀土資源。
方毅立即帶領中國最好的地質學家和科學家前往包頭,這座位於內蒙古的城市不僅擁有巨大的鋼鐵廠,附近還有全國最大的鐵礦。在毛澤東時代,包頭為中國的坦克和大炮生產了大量鋼鐵,但方毅團隊做出了壹項重要決定,不僅要從這座礦提取鐵,還要提取其他礦物質。
這座城市的鐵礦石礦床中富含大量的所謂輕稀土。除了用於球墨鑄鐵和玻璃制造的鈰,還包括石油精煉所需的鑭。
礦床中還蘊藏著釤等中稀土。美國在70年代已將其用於制造超音速戰機和導彈電機必需的耐高溫磁體。
在包頭博物館陳列的文獻中可以看到,方毅在1978年視察包頭時曾斷言,“稀土在鋼、球墨鑄鐵、玻璃陶瓷、軍工、電子和新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