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07 | News by: 纽约时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达赖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在印度,藏人社区规模庞大,因此我们在保护文化方面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流亡政府教育秘书吉美南杰说道。“但在西方,藏人分散,因此面临一些挑战。不过,我们在西方所有藏人社区都开设了周末学校。”
迁徙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在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拜拉库比藏人定居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定居点中居住着超过5000名居民,以及数千名在寺院中修行的僧侣。流亡政府派驻了两位高级定居官,带领近200名工作人员负责各项服务的落实。难民们经营商店和餐馆,并常常雇用当地劳工。
“我们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们还在不断迁出印度,”55岁的医院管理人员索朗·悠杰说。“你走进一户人家,看到的只有老人。”
达兰萨拉的藏人国家烈士纪念碑。
2024年,印度拜拉库比的一所藏族学校。
在桑布扎藏族小学,课堂里人很少。该校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共有49名学生。学生们学习藏语、英语、环境科学、数学和艺术。
学校校长、34岁的谢拉布·旺姆表示,除了教授学生语言和文化外,学校还会播放一些视频,以提醒他们,他们自己是如何成为难民的。
和大多数流亡藏人一样,她出生在西藏以外,从未见过自己的故乡。
“我们通过舞蹈和歌曲教孩子们认识西藏的河流,”她说。“我们也通过歌舞教他们,相信美好的日子终将到来,我们有一天会回到故乡。”
上周,在达兰萨拉表演藏族舞蹈“白星期舞”。-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