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7 | 来源: 在人间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 还是小奇,摸羊的小奇
我发小虽然总说自己想出去看看,心有不甘,但他的心是安定的,也有老婆孩子,也能看看孔雀。在大城市我感觉大家挣了很多钱,但心里是极度焦虑的,好像有了一切的价值,就缺情绪价值。
我理解情绪价值就是一个人希望快乐,希望能忘记烦恼,减少焦虑。所以我们这行比较兴旺,在大城市是稀缺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在老家挺不值钱的,因为大家都有。
尤其在上海,我感觉大家挺脆弱的,有些朋友其实好像没经历过什么苦难,但很容易有心理问题。像我这种经历苦难的人,可能很难会有心理问题,就跟健身一样,你总也不动就不会更强壮。
我说的苦难其实就是环境,是你没法逃脱的东西。有时候我想,是不是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相对固定,因为家庭和环境形成了你的性格、学历……诶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本ADHD又忘了。
我是我们中专出路最好的了,我一直跟所有人说,脱口秀实际上救了我,我混得差一点儿就是“gai溜子”,好一点儿在做修图、做设计、拍短视频,一个月四五千是我的极限收入了。我在段子里面说,中专生毕业出来就都变成了一种称呼,“师傅”。现实就是这样的。
过去我一直以为,中专毕业,命运会是当老板,因为听过很多这种故事,比如学历低靠养猪当老板。这是因为当老板才会进入大家的视野,没当老板的时候,你脑子里头没这个人,好像忽略掉他们是一种本能,因为觉得他既不是我的竞争对手,也不是我的朋友,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很难带动他们。
成为老板这样的叙事逻辑,在中专生的现实当中没有多少。大家对中专生是模糊的,甚至是没有刻板印象的,忽略掉你,不带你玩。我这个人比较在意的一个点,从小就怕别人不带我玩。
过去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开中专学历玩笑,是因为大家觉得中专可能是有点“弱势群体”的意思。
我反着讲,说作为中专生有多骄傲、有多厉害,但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我说的其实是我们挺悲惨的,但如果在台上直接说这种悲惨,你们是笑不出来的。
上学的时候逗别人笑,老被认为是件很不好的事情,是错误的事情,老师会说“你不学不要影响别人”。但在脱口秀这里,是件很厉害的事情。这就很打动人。
中专本身就是一些喜剧训练,因为在这环境里,我年龄小,就得靠好笑,在人群中获得一些喜爱、地位,是我的一种生存方式。中专课堂就是你的接梗训练,其实我上中专的时候真的认真听过一点课,因为你不听课,接话排不上队,接不过别的同学。
如果在普通初中,我感觉上课随便接老师的话,就会逗笑一片同学,他们憋不住。但上了中专,我发现自己第一次有了“幽默焦虑”,接梗的竞争对手太多了。而且在中专,假如大家觉得你这人有意思,所有人都愿意跟你玩。
我从阜新这个小城市来到大城市,站在我的视角,很多事情都很奇怪,是奇观。后来“奇观”是我脱口秀专场的名字。想说的其实是一种阶层差异的问题,一种文化冲击。脱口秀让我有了思考的习惯,写段子就老要去想事儿的根儿,用5W2H问自己(大笑)。
◎ 来到大城市里开始“思考”的小奇
我初中肄业了,一开始我和大城市文化人交流的时候,介绍自己读的是“sì业”,对方回答,我要是不了解你的气质,我真会以为你在幽默,你咋老爱出这种错别字的幽默?我有时候也愿意装一下,说一些那种生僻的、比较文绉绉的单词,嗯,但明显都会知道我说错了,就是类似于这种肄业和肆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