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7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尾礦庫的粉塵問題更難解決。稀土的提取需要用酸來將其從自然界的化合物狀態中分離出來。這個過程幾乎不可避免地將放射性釷釋放出來。包頭的工廠幾拾年來壹直將釷直接傾倒在尾礦庫裡,而不是像西方國家那樣,將其儲存在專門地點。
內蒙古政府雖然已在2015年宣布,精煉廠已開始在排入尾礦庫之前對廢料進行處理,但沒有具體說明釷的處置方案。
蘇聯時代,愛沙尼亞壹家稀土加工廠尾礦庫的含釷塵埃曾飄越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1991年蘇聯解體後不久,歐盟耗資近10億歐元,在老庫鄰近建了壹個有叁米厚混凝土牆的新庫,將泥漿從老庫轉運到新庫,然後用了壹個九米厚的泥土層將其覆蓋起來。
包頭尾礦庫存放的泥漿量比任何地方的都多,因為裡面除了稀土加工產生的廢水,還有數量巨大的鐵礦石加工廢渣。任何將泥漿搬到別的地方儲存的努力將面臨巨大的組織工作挑戰,我6月份去那裡時,完全沒有看到任何清運嘗試。
但就在持續推進環境整治的同時,中國當局已在越來越嚴格地審查有關稀土行業污染的討論。中國官媒拾多年前曾報道,稀土工業產生的粉塵污染導致羊等牲畜死亡,包頭附近的數千畝草原被禁止放牧。但如今在中國境內的網上,幾乎找不到任何有關上述事件的報道。
對包頭稀土行業的監管頗為復雜。中國的污染監管主要由省級政府負責,對包頭來說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也是包鋼集團的擁有者,這家礦業和化工巨頭經營著白雲鄂博礦、鋼鐵廠,以及包頭的大部分稀土精煉廠。從毛澤東時代以來,包鋼壹直是中國軍工產業的重要支柱。包頭博物館自豪地宣稱,包鋼曾在20世紀50年代為中國的坦克和大炮生產了大量鋼材。
今年6月初去包頭時,我和兩名同事在公路上被八輛裡面坐有警察和包鋼保安的車攔截。我們被帶上壹輛警車,然後被帶到包鋼總部的壹個警衛室。我們在那裡被扣留了兩個小時,經進壹步盤問才被釋放,警衛室外面當時有21輛警車和當地官員的汽車。我們被告知尾礦庫是“包鋼集團的商業秘密”。
那裡壹名自稱在包鋼稀土子公司工作,但沒有透露姓名的女士說,包鋼拒絕對本文置評。
我今年4月去龍南附近生產重稀土的主要山谷走訪時,也看到了環境改善的些許跡象。
在壹個位於最大礦場邊的小尾礦池可以看出池內壁上有黑色內襯,似乎是壹種控制污染的嘗試。
但壹條從山谷流出、途徑幾座更小礦場的小溪是鮮橙色的,裡面冒著神秘的水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