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來源: 加西網 | 有2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加西網綜合) 上個月,魁北克省壹名女子梅麗莎·普萊特(Melissa Plett)在接到壹通自稱來自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的詐騙電話後,賬戶內的14,510加元不翼而飛。令她震驚的是,RBC隨後拒絕為這筆損失提供賠償,稱她“主動操作賬戶,需自行承擔責任”。
這起事件是加拿大全國日益猖獗的“銀行調查員騙局”(Bank Investigator Scam)中的壹個典型案例。詐騙者假冒銀行職員,聲稱賬戶被盜或存在可疑交易,以此誘導受害者登錄網銀並配合“安全操作”。實際上,詐騙者早已掌控賬戶信息,迅速將資金轉走。
今年迄今為止,加拿大反欺詐中心已統計出與詐騙相關的受害者損失1170萬加元。
“壹場精心編排的騙局”
44歲的普萊特居住在蒙特利爾郊區。她回憶說,這通電話沒有讓她起疑,因為來電顯示為RBC官方號碼,對方語氣、術語和流程都與她過往與銀行的溝通如出壹轍,“他們像是背熟了銀行客服的台詞,非常專業,沒有任何破綻”,普萊特說。
(受害人Melissa Plett提供)
詐騙者告訴她,有人在溫哥華試圖從她的賬戶中盜取2,000加元。為了“防止進壹步損失”,對方要求她在電話中登錄RBC應用,並按照指示操作。結果,等到電話結束時,她兩個賬戶中的14,510加元已被轉走。
(受害人Melissa Plett提供)
幾分鍾後,真正的RBC致電她稱檢測到異常交易,這才揭露了整個騙局。
盡管普萊特並未泄露任何密碼或驗證碼,但她表示RBC以“客戶在操作過程中主動參與”為由,拒絕賠償。
“這是我所有的積蓄之壹,眼睜睜地就沒了……感到非常無助”,她哽咽地說。
她隨後多次向RBC申訴,包括將案件上報至該行內部最高層,仍未獲得積極回應。
騙局升級,全國損失超千萬
加拿大反詐騙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前六個月,已有677名加拿大人在類似的騙局中中招,造成高達1,170萬加元的財產損失,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蒙特利爾警方表示,僅RBC受害者就有220人,損失總額估計達150萬加元。
該騙局常利用“來電偽裝”(spoofing)技術,顯示為受害者熟悉的銀行官方號碼,並掌握其姓名、賬戶等基本信息,增加騙局的可信度。
“受害者看到可信的號碼,聽到准確的信息,就容易相信”,反詐騙中心官員傑夫·霍恩卡斯爾(Jeff Horncastle)解釋說。
法律缺口致維權困難
根據CBC的報道,消費者權益律師西爾維·德貝勒菲爾(Sylvie De Bellefeuille)指出,銀行常以“客戶重大過失”為由拒絕賠償,而現行法律並未強制銀行為這類未經授權的銀行交易提供全額賠償。
她目前正在協助14名魁北克省老年受害者與銀行交涉,其中12人是RBC客戶,“他們被騙了壹次,又被銀行冷漠對待,贰次傷害更重”,她說。
根據聯邦金融部回復,目前尚無法律要求銀行必須對類似詐騙進行賠償。而信用卡詐騙受害者則受到聯邦法律保護,通常最高僅需承擔50加元責任。
RBC回應:案件仍在調查中
RBC發言人謝麗爾·布林(Cheryl Brean)未正面回應為何拒賠普萊特的案件,只表示銀行“嚴肅對待客戶關切,積極與警方合作,並持續改進防詐騙機制”。
她還補充稱,RBC官網承諾,如客戶“因詐騙、盜竊或脅迫”而發生的未經授權數字交易,銀行將全額退款。
然而,普萊特質疑這壹承諾的落實,“他們明知道我是受害者,是他們自己打電話通知我賬戶有可疑轉賬。但現在卻說是我的錯?”
她的銀行賬單顯示,兩筆電匯共計5,410加元來自其商業賬戶,另有近9,000加元從房貸信用額度中被盜,RBC還收取了35加元的轉賬手續費。
漸行漸近的監管改革
聯邦政府曾於2024年就加強銀行消費者保護進行公眾咨詢,建議包括強制銀行記錄並上報詐騙案件,以及對受害者提供賠償的新標准。然而,財務部尚未公布實施時間表。
德貝勒菲爾呼吁政府盡快行動:“詐騙越來越精密,而我們保護消費者的法規仍遠遠落後”。
專家提醒:遇到銀行來電須警惕
反詐騙專家提醒,若接到銀行來電通知可疑交易,務必掛斷電話,通過銀行卡背面或官網公布的號碼重新撥打核實,切勿在電話中登錄網銀或提供任何信息。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認對方是銀行,而不是騙子”。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溫哥華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