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來源: 包不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微短劇不再千篇壹律時,就代表短劇已經完成了從“表達情緒”到“表達情感”“表達情懷”的轉變。這壹轉變,也成功吸引了更多元的觀眾群體。
在內容選擇偏好上,題材創新性和口碑評價的權重日益凸顯。觀眾已不再滿足於“快餐式”娛樂消費,而是轉向更理性、更具品質的內容選擇。
由浙江衛視、有耳文化和紅果短劇聯合出品的《燎原之重回1938》橫空出世,成為行業精品化轉型的典型樣本。
該劇改編自經典話劇《燎原》,劇中,主人公馬帥意外夢回穿越至1938年抗日募捐大會現場,在壹次次時間循環中,從最初為求生而逃避的普通人,逐漸成長為甘願犧牲自我、拯救同胞的熱血志士。
他的蛻變歷程,不僅展現了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工作者的奉獻精神,更通過韓春霖等革命先烈的犧牲情節,引發觀眾對和平年代來之不易的深切共鳴,傳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及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這部劇上線僅24小時,便斬獲2810萬熱度,充分體現了觀眾對優質內容的熱烈追捧,更印證了短劇市場向精品化轉型的必然趨勢。
而另外壹部紅果短劇《家裡家外》上線3天站內播放量便突破10億,全網話題量更是飆升至40億。
劇中,女主蔡曉艷與男主陳海清各自帶著孩子組建新家庭。蔡曉艷性格潑辣卻心思細膩,在陳海清落魄時,她用送蛋烘糕的方式,既給予幫助又巧妙維護對方尊嚴。這份溫暖讓陳海清在得知她離婚後迅速求婚,贰人由此開啟平淡卻治愈的生活篇章。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男女主的孩子發生爭執,陳海清說出“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時,蔡曉艷當即反駁:“哪個說姐姐必須讓著弟弟,大的憑什麼讓著小的,大的永遠都大,小的永遠都小。”這段台詞直擊觀眾內心,讓無數觀眾感慨轉發,甚至壹度沖上熱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