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来源: 赤评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再说,单独把几个孩子搞到另外一个教育模式里去,他们将来怎么融入这个社会呢?社会体制终究是没有变的啊!他们如果成为这个社会的异类,那会付出终身的代价。
后来进一步了解才知道,他开设“国语书塾”,是带小朋友一起阅读写作,读各种书,书写自己的心灵。有时候可以看到他和小朋友们在西湖边朗诵《诗经》。
他们还在兰亭体悟王羲之的书韵,去雅典卫城演绎莎翁戏剧,在比萨斜塔下探讨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在但丁的家门口诵读《神曲》……
他在实现这样一种理想:教育是一场与天地的对话、与思想者的共思。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明白:一切都可以是别人的,只有思想是自己的。
“教育是不追求成功,只追求成人,是成全你自己”。
所以傅国涌说: “五十岁开始带小孩读书,过去五十年仿佛归零,我体会到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生命的大欢喜。”
傅国涌以59壮岁猝然辞世,但他已体验过生命的大欢喜。有的人活得很久,却从来没有活明白过,甚至垂暮之年做出糊涂事,这是生命的大悲哀。
一个人的生命有多少价值,死亡才是一把标尺。我私下以为傅国涌是我私人阅读中的偏好,不料这些天朋友圈有许多人在悼念他,才知道他曾经拥有那么广大的读者和知己。
这也是他生命中的大欢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