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安吉宏盛號”啟航
6月21日和24日,比亞迪在金陵船廠和招商重工船廠訂造的“比亞迪西安”和“比亞迪長沙”號分別舉行了交船和命名儀式。至此,比亞迪已擁有6艘汽車運輸船,另有8艘正在建造或計劃建造中,預計2026年全部交付。
同樣在6月24日,中遠集團的“遠海口”號汽車運輸船搭載近4000輛新能源汽車首航,靠泊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中遠特運的汽車運輸船公司目前運營20艘汽車運輸船,並計劃2026年擴充到30艘。
航運市場體系是個逐步發展、環環相扣的體系。最初,英國是世界工廠,造船業發達,船舶壹出廠就要經過勞氏船級社檢驗。同在倫敦的英國保險公司可憑借勞氏提供的船況給出保險費率,同時通過遍布世界的英國皇家海軍獲知世界各地的貿易安全情況,進而發展形成航運市場體系。這個體系已被英國人牢牢控制了幾百年,當年如日中天的美國也未能奪走。有了這個體系,英國人就能壹邊看著壹條條船舶沉沒,壹邊講著紳士風度,悠閒地喝著下午茶,即便在日不落帝國消失後,仍能保有大英帝國的底氣。
如今,中國憑借強大的造船能力,取代英國主宰世界航運業已具備物質基礎。“沉舟側畔千帆過”的景象從未如此清晰。
當然,現實來看,中國雖已在某些環節占據優勢地位,但仍需拿下整個行業才能保障中國企業的利益。
以“晨曦邁達斯號”事故為例,中國的保險公司承保了部分貨物。按照流程,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的查勘員需進行事故調查,核定損失,確定事故責任方。在向被保險人車企支付賠償金後,取得“代位求償權”,根據事故責任向責任方索賠。
但如今船舶沉沒在遙遠的北太平洋,根本無法調查,只能根據船舶的航海日志等材料推斷。而實際運營船舶的是Zodiac Maritime,所有資料都只能由其提供。若Zodiac Maritime確實存在某些過失,卻選擇對中國保險公司隱瞞,那中國保險公司將毫無辦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