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9 | 来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留学生 | 字体: 小 中 大
她自嘲地发现,自己仿佛卡在了一个“夹心层”——既不够“学术”,又不够“本土实战”。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一个由东南亚归国留学生组成的线上社群。群里充斥着各种信息:有人分享某地人才引进政策可能松动的小道消息;有人吐槽某高校人事处“一刀切”的审核标准;更多的是像她一样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的迷茫者。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文字,李薇意识到,自己并非个例。
“一旦被贴上‘水博’标签,要撕掉太难了。”李薇说,尤其在一线城市,竞争太透明,用人单位更看重真才实学和顶尖名校。
李薇还观察到,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深耕本土市场的企业,对某些来源单一、项目时间过短的“海归”,态度趋于谨慎。有些甚至认为他们可能“不解中国风土人情”,或缺乏扎实的专业功底。
大学的全球排名、声誉及实际教学质量,正成为文凭市场认可度的重要隐形门槛。
作为业内人士,环球出国项目公司总经理罗靖靖提醒,对“水学历”的警惕,催生了中介市场的另一类高价产品——所谓的“QS前一百名校项目”。
她透露,这类项目标价可能高达百万元人民币,其本质并非学校收取高额学费,而是中介利用名校光环和申请焦虑,将“获取QS前100 Offer”包装成高价商品进行售卖。其背后甚至可能涉及虚假背景提升和包装,本质上是在“卖学校”和“卖学历”,风险更高。
那条曾经看似诱人的海外“速成学历”捷径,正变得越来越窄,风险也愈发凸显。
低成本的另一面
“低成本,好毕业。”张峰所在的机构就专注于波兰留学市场。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以波兰名校密茨凯维奇大学为例,这所大学QS世界排名约750位,本科年均学费最低仅约3900元人民币。(受访者张峰供图)
在寻找“高性价比”留学的路上,成本核算往往是第一步。
刘旭阳仔细比较了几个国家,例如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最终选择了俄罗斯。
“相对成本较低。”他算了这笔账:去英国等国,仅学费就可能超过60万元人民币。而在俄罗斯,包含两年所有学费以及中介费的“一条龙服务”,总价约30万元人民币。
通过学校官网和论坛,他发现不通过中介直接支付卢布学费,可能只需15万元人民币。但“语言关是最大障碍”,学校官网信息多为俄语,支付流程复杂,自行摸索耗时耗力。
除了俄罗斯,也有更便宜的选择。
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学费和生活成本更低廉。罗靖靖举例,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每年学费可能仅五六万元人民币。泰国因消费水平和汇率,整体成本远低于欧美。
在欧洲大陆,同样以相对低廉费用吸引国际学生的波兰,正悄然成为一些中国学子的新目标。
张峰所在的机构就专注于波兰留学市场。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以波兰名校密茨凯维奇大学为例,这所大学QS世界排名约750位,本科年均学费最低仅约3900元人民币。
“低成本,好毕业。”张峰透露,现在选择去波兰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
但“好毕业”的光环下,也隐藏着疑问。
不少受访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有一些专业被私下称为“流水线”,国际生比例极高,教授评分标准似乎也相对宽松,大家心照不宣地追求那张文凭。
不过,在罗靖靖看来,低成本不等于低门槛或低质量。例如加拿大偏远地区的公立院校学费低,但对语言(雅思6.5-7分)和学术背景要求未降低,质量标准与加拿大其他公立院校一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