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09 | News by: BBC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过去几十年的卫星影像显示,白云鄂博矿区的范围不断扩大。
这座矿区位于内蒙古广阔干燥的土地上,距离首都北京大约九小时车程。
在更南方的稀土开采重镇赣州,陡峭、受到严重侵蚀的山顶上布满了小型圆形的混凝土池,池中盛满有毒废料——许多混凝土池没有任何东西覆盖,直接暴露在环境中。
这些被称为“浸出池”,矿工会在其中注入大量硫酸铵、氯化铵及其他化学元素,以从周围采到的土壤中分离出稀土金属。
过去,仅在这一个县内就曾有超过一千个稀土开采点,其中有一些是非法的。企业开采一个矿点后,就转移到下一个。
直到2012年,中国政府介入规管,并大幅减少采矿许可证数量。
但当地早已遭受严重破坏。数十年来的研究显示,稀土矿区与森林砍伐、土壤侵蚀、以及化学物质渗入河流及农田有密切关系。
当地农民黄晓聪(音译,Huang Xiaocong)的土地被四座稀土矿点包围,他相信,不当的采矿行为引发的山泥倾泻仍在持续发生。
他还指控这家国有企业非法侵占土地,但该公司拒绝回应BBC的提问。
黄先生说:“这个问题太大了,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这必须由更高层级的政府来处理。”
“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答案……像我们这样的农民是最弱势的。简单来说,我们天生弱势。真的很凄惨。”
在中国,村民对抗大型企业是罕见且充满风险的行为,接受国际媒体采访更少见。但黄先生坚持要发声,并已将问题提交给当地自然资源局。
卫星影像显示,黄先生所在的村庄与土地被矿池包围。在一个六公里宽的区域内,至少可见到四个采矿点。
在我们采访黄先生的过程中,周围出现了一群身穿制服的男子,制服上印有疑似同一家稀土公司的标志。至少有12名男子用车辆包围我们的车,阻止我们离开。
最后,一名自称是中国稀土江西公司的当地经理出现,他对黄先生和我们进行质问,尽管我们试图交涉并表示愿意听取他的说法,但他仍然不让我们离开,对峙了将近三个小时。
《稀土前沿》(Rare Earth Frontiers)一书的作者朱莉·克林格(Julie Klinger)教授表示,生活在白云鄂博与赣州矿区周边的居民,似乎成了中国过去“先污染后治理”采矿模式的受害者。她补充说,如今中国正努力减轻破坏,但后果已经无法逆转。
她告诉BBC:“我认为,要真正了解这种发展模式对人类与环境造成的代价是非常困难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