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9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越南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場大變革為何能高效推動?
2025年7月1日,越南共產黨中央總書記蘇林和多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來到首都河內市的行政服務中心,並深入福盛鄉和西湖坊。面對基層政府工作人員,蘇林要求他們從行政思維轉向服務思維,從“盡力而為”轉向“認真做事”,以贏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
當天,經過大規模合並的越南各省市政府及省、鄉(坊)兩級政府體制正式開始運作。這標志著,自越共中央和國家機關進行大規模部門精簡之後,在“邊跑邊談”“有事就做”的飛速改革之中,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重整江山”的第贰階段也已經基本完成。
越通社將“重整江山”描述為“8年戰略准備,8個月快速實施”。在這個階段,越南全國由63個省市變為34個省市,690多個區級行政單位及近7000個鄉坊成為歷史,長期影響波及25萬公職人員。
越南官方稱,這場從2024年底開始的改革是越南國家機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范圍最廣、最為徹底的壹次變革”,“影響之深遠,波及各層級、各領域、各地區,直達每壹位國民”。距離2024年7月越共中央原總書記阮富仲在任內去世、8月蘇林接任總書記職務,才過去不到壹年時間,越南的這場大變革為何能高效推動?
5月5日,越南河內,(左起)越南國家主席梁強、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越南總理范明政出席越南第拾伍屆國會第九次會議。圖/視覺中國
權力集中與上傳下達
省市合並與建立兩級政府,是蘇林成為越共中央總書記後,讓外界矚目的又壹項重大政治舉措。蘇林出身越南公安系統,2024年5月在公安部長任上當選越南國家主席,8月3日接替去世的阮富仲,出任越共中央總書記。同年10月,蘇林不再兼任越南國家主席,由梁強繼任,越共中央新的“肆駕馬車”最高領導層基本確立。
也是從2024年10月開始,蘇林將阮富仲時代的“反腐敗、反消極”運動擴大為“反腐敗、反消極、反浪費”斗爭,多名越共中央委員被問責。11月,越共中央、越南政府、國會開始大規模精簡合並部門,中央政府部門合並後減少5個部,撤並越南國資委等直屬機構。
到今年贰叁月間,隨著中央政府各級部門重組接近尾聲,醞釀已久的省級行政區合並被正式提上日程,並與撤銷全部區級行政區、將地方政府從叁級變為兩級的改革同期進行。自7月1日開始,越南全國原有的63個省市減少為34個,比20世紀80年代革新開放之初的40個省市數量還要少。696個區級行政區全部撤銷,1萬多個鄉坊也被合並為3321個。
按照越南官方說法,上述叁場運動與改革,都是對阮富仲時代未盡工作的延續。2017年,阮富仲領導下的越共中央通過題為《關於繼續朝著精幹、高效方向推進政治體系組織機構革新》的決議(以下稱“18號決議”)。
18號決議通過後,越南精簡公務員超過7萬人,並成立新機構國資委,管理原屬於各部委的大型國企。不過,按照今天越南官方媒體的說法,18號決議的執行並不充分,機構重疊、上下臃腫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局部措施沒有達到效果。其中的關鍵就是地方政府。
就任越共中央總書記之後不久,蘇林就指出,不進行地方行政體制改革,中央的措施就難以上傳下達,導致“黨的很多政策落實緩慢,壹些政策沒有落實到位”。壹個受到外界關注的細節是,雖然越南於2018年成立了國資委,但直到國資委被撤銷,省級及以下政府都未進行同樣的國企管理體制調整。而在本輪改革中,越南各省級黨委和政府,都對照中央的機構精簡,幾乎“壹壹對應”地撤並了自己的部門。
實現地方行政體制的權力集中和上傳下達,是本輪改革的核心目標。越南革新開放以來,為經濟發展需要而不斷分割增加的省市,難以適應新的形勢需要。長期為越南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知名越南問題專家、新南威爾士大學榮休教授卡爾·塞耶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發展空間”是越南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現在,工業經濟發達的省份,在合並後獲得了更充足的人力資源和拓展空間。壹些發達省份通過合並後,經濟總量提升到全國前列,為後續改設直轄市創造了條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