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9 | 来源: 每日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 张婉网购的白牌运动套装。图 / 讲述者提供
张婉网购衣服的哲学是“腻了就扔,也不心疼”。现在,张婉的衣柜渐渐被这些百元内的服装占据,这也给了她很多做决定的底气:衣服洗染色了,“扔,大不了再买件一样的”;穿过一季看腻了,“扔,再换一批样式”。
翻开社交平台,很多人都有着类似的网购哲学。有人每次旅游前都会买很多有设计感又便宜的衣服,“旅游‘次抛裙’,拍完照就扔”;还有人专门到单价几百元的品牌店对比,“和网购的平价衣服没什么区别,还不如买低价,丢了不心疼”。还有人发现商场里的服装价格似乎也在发生变化,原本一套衣服至少要三四百元,如今再去看,一二百元的单价变多了,“钱好像突然开始经花了”。
人们不愿意在衣服上花大钱,传导到生产端,就是另一个面貌。赵远帆在服装行业工作了20多年,从最开始的客服人员一步步升到总经理,2023年,他辞职出来创业,和一个设计师合伙做中高端服装。起先,生意还有点盼头,第一个季度的订单量很可观,收到的评价也很好,可越往后,订单越少,到了今年,订单量直接腰斩,“比之前少了一半多”。
赵远帆生产的衣服定价一般在八九百元左右,很多中高端品牌的商家会直接从他这里拿货,再贴牌售卖。可这两年,中高端服装好像卖不出去了,来订货的客户都零零散散的,订货量也越来越少,“量太少了,根本没有工厂接单,也赚不到什么钱”。赵远帆和客户一打听,发现零售业绩普遍都在下降,大部分都下滑了将近一半,“有个别下降20%左右,已经算很优秀了”。
中高端品牌难卖,一些更低价的品牌便趁势崛起。赵远帆发现,这两年跑得最好的是那些定价范围在三四百左右的服装品牌,看起来质感也不错,极具性价比,“这两年已经开出了100多家店,数据也很好”。
▲ 近几年中高端服装品牌遇冷。图 / 《三十而已》
消失的品牌
从买贵的衣服,到买到便宜且好穿的衣服,中间势必要经历一个踩坑的阶段。郑雨欣就曾经买到过“很离谱”的衣服,她曾经在网上淘过很多五六十元,甚至只要三四十元的牛仔裤,可到手后,不光面料和剪裁很差,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闻了以后头晕”。那时,她在心里安慰自己:便宜没好货。有时,她把买裙子的预算提高到三四百元一条,可拿到手后和网图几乎“两模两样”,面料看起来很廉价,“布料薄薄的一层,还全是褶皱”。
网购衣服仿佛变成了买盲盒,消费者需要练就一身本领,才能从一众货品中挑出最具性价比的一款。郑雨欣渐渐摸索出一个价格区间,就拿牛仔裤来说,超过150元就是不值,低于五六十元也会踩坑,得刚好卡在80元左右,“才算相对正常的”,这只是针对基础款的价格,如果再有些设计感,估价又要发生变化。-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