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0 | 來源: 觀察者 | 有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奶茶店“爆單”景象社交媒體截圖
讓人們印象深刻的,不應該只有低價。中國外賣市場,不應該被低質量內卷透支未來。
站在這個角度上,我們再去反思“共享單車泡沫”,或許又會得到新的啟發。
冷靜對待補貼的狂熱,中國外賣行業升級,要注意“去資本化”和“精細化運作”。
去資本化的本質,就是警惕資本催熟模式的必然潰敗,警惕補貼對優質供給的“捧殺”。平台要做的是尊重市場規律,真正去扶持商家、支持行業,而不是催熟某幾個行業。在企業爆單、平台沖單的同時,互聯網平台比任何人都要更警惕虛假繁榮。對壹個平台而言,健康的市場生態,應該比自己的市場地位更重要。
精細化運作,其實就是讓補貼落到真正需要補貼的地方去,去掉對單量甚至市場地位的盲目迷信——對互聯網平台而言,這可能是壹個並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更好的商品和服務,更好的騎手保障,更多元健康的商家供給,何嘗不是另外壹種“市場地位”呢?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已經為行業指明了方向。對京東、阿裡、美團等外賣市場新老玩家而言,無論是流量向善、科技向善,還是算法向善,在補貼之外的廣闊天地,依然大有可為。整個社會也渴望看到補貼和單量之外的更多“成績單”。-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