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0 | News by: 雨宸历史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蒋介石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在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堪比鲁滨逊的江湖人物,他便是斧头帮的帮主——王亚樵。国民党军统的三剑客之一沈醉,曾如此评价这位远东的“杀手之王”:世人都害怕魔鬼,而魔鬼却怕王亚樵。而蒋介石每次提到他的名字,假牙都要“掉”。据说,戴笠如果得知王亚樵再次出现,第一反应就是检查自己家的门窗是否关严。而汪精卫,这位冷酷的政治人物,竟然被王亚樵的名字狠狠地击中了软肋,几乎被活活“击碎了肋巴骨”。
甚至毛泽东这位平时对江湖人物保持冷静的态度,也曾给这位传奇的侠客作出较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过:“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事上欠些小心,大事上却毫不含糊。谁给中国制造悲剧,他就给谁制造悲剧。他的事迹,值得记入历史。”
那么,究竟这位兼具传奇与争议的王亚樵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王亚樵,出生于1889年的安徽合肥,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慧且好学,曾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贡生,并因此被推荐到京城的国子监深造。但王亚樵并不甘心做一名普通的书生,内心总有一种对不平之事的愤懑。他看到列强欺凌中国,清朝政府的腐败软弱让他心头愤怒难平。于是,他毅然放弃了科举之路,决心要为国家出一份力。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正气社”,立志反清救国。
清朝末年,长江沿岸流传着许多秘密会党,他们大多是湘军后裔,与湖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光绪年间,领导长江一带革命会党的,正是北京被斩首的谭嗣同。慈禧的致命一击让谭嗣同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而“谭嗣同死,革命会党相继灭清”的传闻也让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与这一带的革命会党携手,成立了同盟会,为反清斗争加力,使得长江流域的革命气氛愈发浓烈。
在这样的革命浪潮中,王亚樵的“正气社”也不久便被同盟会吸纳进了这一阵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亚樵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带领家乡的队伍建立合肥军政府。合肥,作为李鸿章的故乡,一度是政治、财富的象征。李鸿章的死带走了巨额财富,让王亚樵心生复仇之念。然而,合肥的士绅阶层,尤其是李家的势力强大,王亚樵这一行为成为了对当地既得利益者的挑战,最终他遭到了合肥军政府的追杀,不得不逃亡。
逃亡后的王亚樵流亡上海,一度陷入迷茫。甚至一度与无政府主义者为伍,但很快他就发现这群人仅仅是空谈理想的清谈者,遂失望而去。最终,他又回到孙中山的阵营,虽然他与孙中山的理念有差距,但始终在革命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王亚樵的悲剧在于,他缺乏对阶级斗争的深刻认识,始终无法清晰定位自己的革命目标。与同时期的江湖大佬——贺龙不同,贺龙有着鲜明的革命观念,选择了共产党,最终一生忠诚。而王亚樵却选择了游走于各个势力之间,时而依靠士绅军阀,时而与资产阶级合作,始终没有一条明确的革命路线。
在这期间,他多次提议孙中山成立暗杀组织,但每次都被拒绝。尽管如此,王亚樵依然坚定不移地追随孙中山,奔波在革命的各个战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王亚樵便瞅准机会,在上海成立了“安徽劳工总会”,响应爱国运动。在这个时期,王亚樵对劳动阶级的关注愈发加深,工人群体成为了他奋斗的核心。
1921年,他成立了上海劳工总会,会员数量一度达到几十万人。这时,虽然中国的共产党才刚刚成立,但王亚樵的劳工组织却已具备了广泛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团结工人,王亚樵组织了斧头帮,最初的目标只是维护工人权益,揭露资本家的不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斧头帮逐渐转向暴力,采取了更为直接的方式来维护工人利益。
这一转变,也让斧头帮的名声远扬,甚至连青帮的黄金荣和杜月笙都不敢轻易招惹王亚樵。
1923年,孙中山与张作霖、卢永祥等人联手反对北洋政府,王亚樵被派往卢永祥麾下。此时,王亚樵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帮助卢永祥剿除敌人。在这次事件中,王亚樵不仅增强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还为斧头帮的扩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湖州成为斧头帮的新基地,王亚樵的势力在此迅速壮大。
然而,随着卢永祥在战斗中的失败,王亚樵再次被迫退入地下,回到了上海。
此时,王亚樵在上海所见之事,更加坚定了他反对蒋介石的决心。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工人被屠杀,王亚樵对此极为愤怒,开始与各种反蒋势力合作,实施暗杀任务。
1930年,王亚樵受孙科委托,决定通过暗杀蒋介石的亲信宋子文来削弱蒋的势力。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反蒋斗争。
随着日本(专题)侵华的加剧,王亚樵的视线转向了抗日战争。在这一时期,他组建了铁血锄奸团,专门暗杀与日本勾结的民族败类,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一次,他通过暗杀日本将领白川义则及驻华大使重光葵,震惊了整个上海。事后,蒋介石甚至向王亚樵送去了奖励金。
然而,王亚樵的最终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在蒋介石的一次暗杀未遂事件后,王亚樵最终被戴笠的军统追杀,在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中,王亚樵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尽管如此,他的四大金刚——郑抱真、华克之、余亚农等人,最终投向了共产党,成为了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人物。
王亚樵,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江湖侠客,最终的故事,依然被后人传颂不已。-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