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1 | 來源: 大伊萬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印度 | 字體: 小 中 大
至於軍工領域……大伊萬還真的詢問了“軍工柒子”中壹些高校的朋友,得到的答復是某些專業肯定是存在內控措施的,不可能留學生想過來學就過來學。舉個例子,假設壹個美國人要來學我們的火炮工程專業,這……我們也不可能讓他學啊,這隨便想想就能想明白的事兒。但是,壹些軍民兩用,或者面向民用的專業,留學生要來學的話還是可以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高校教育幾個階段,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都是怎麼回事兒嘛。本科階段還是以高校階段的通識教育為主,真要注重於研究領域最早也得到碩士研究生階段了。而真要參與壹些重大項目,跟導師幹點兒活什麼的,碩士研究生打底博士生是基操。
就本科教的那點東西,其實說白了就跟教了你兩手殲-7是怎麼造的,讓你去把殲-20給我搓出來是差不多的意思。而印度來華留學生,集中的教育階段還就是本科教育階段,能學到多少東西那全看這些叁哥們自己的造化了,大伊萬反正不覺得他們能學到多少高精尖的玩意兒。
如何看待網上的傳言
所以,擺出這麼多數據之後,相信大家可以得出這樣幾個結論了:
其壹,印度在華留學生的數量,2012年只有1萬人,到2025年可能只有3萬人,絕對沒有壹些自媒體說的10萬人這麼誇張。
其贰,這些印度在華留學生,以學習臨床醫學的最多,隨後是計算機專業,工商管理專業,沒有什麼所謂的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專業的情況。
其叁,這些印度在華留學生,以本科階段教育為主,真正能夠接觸到高新技術領域的情況少之又少,遑論有內控措施的軍工專業了。
其實,要大伊萬來說,我們還應該多歡迎印度留學生來學習臨床醫學,回去改善改善印度糟糕的公共衛生水平。這是造福人類的好事就不說了,壹個相對穩定,而不是成為“壹個糞坑然後爆炸了”的印度,才更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能夠來華學習臨床醫學,回去造福印度普通民眾,同時加強對華交流,這對於我們來講絕對不吃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