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1 | 来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以在法国和德国安装空调的流程为例,法国的公寓安装固定式空调之前,通常需获得共同所有权人大会的书面许可,并需提交预算报告,经过物业管理委员会投票同意后方可施工。若空调外机会影响建筑物外观,还需要获得市政厅的规划许可。法国别墅安装空调则需直接向市政厅申请,涉及外观改变同样需审批。
在德国,租房者想安装空调需先征得房东书面同意,部分城市还需邻居签字。历史建筑保护区、老城区对空调安装的审批更为严格,所有涉及外墙打孔、外机安装的项目,均需报批。不仅如此,施工结束后还需向有关部门报备,定期维护。因此,从准备材料到获批,通常需数周至数月。
三则是最为现实的成本问题。
欧洲国家空调设备普遍价格高昂,从数百欧元到上千欧元不等,而且安装费用很可能比买一台空调更多。法国、德国等地的安装费用高达1500欧元,在部分地区,安装一台空调的总成本可达7000欧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
就算砸锅卖铁把空调装上了,空调用起来很耗电,偏偏欧洲电费又很贵。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欧洲的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即使有所回落,电费开支依然高企,令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能源专家称,对于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就算买得起空调,也可能用不起。
以德国为例,一台1.2千瓦的家用分体空调开一小时需0.468欧元(约人民币3.90元),算夏季每天开8小时,月用电240小时,月电费就是112.32欧元(人民币935元),占当地税后月均收入(约2800欧元)的4.0%。
在意大利等夏季炎热的南欧国家,空调月电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甚至达到5%,这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最后,欧洲各国政府长期的政策导向,以及民众固有的观念和道德感也对使用空调构成了一种奇特的障碍。
欧盟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积极鼓励节能建筑和绿色生活方式。西班牙政府曾出台措施,要求公共场所空调的设置温度不得低于27摄氏度,以降低能耗。在欧洲长期倡导节能减排的传统下,空调被视为“非必需”的高耗能设备。在这种社会舆论环境下,空调常被视为高能耗、加剧温室效应的“环境公敌”。
但形势比人强,在欧洲极端气候已日益常态化的情况下,空调普及率的提升已是大势所趋。
2025年7月1日,法国马赛,一名市民带着新购买的风扇准备回家(视觉中国/图)
大家都开空调,电网同意吗?
除了高昂的购置与安装成本、复杂的审批流程,欧洲电网基础设施能不能扛住空调普及后的用电压力,也是个问题。
极端高温期间,大量空调的集中使用会导致用电负荷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容易引发局部电网过载、变压器过热,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单是2025年热浪肆虐期间,欧洲多国的日用电负荷最高增加14%,部分地区已经因电网超负荷而出现停电和电价暴涨的情况。
着名学术期刊《科学报告》2023年发布过一份报告,系统分析了气候变暖情况下欧洲空调普及率显着提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报告预测:2050年欧洲的空调普及率预计将从当前的约19%提升到41%左右,南欧部分国家可达70%。由此,欧洲的年度总用电量将增加约34太瓦时(TWh),约占当前欧洲总用电量的2%。如此一来,南欧夏季的用电高峰将因空调普及提升而增加20%-30%,对电网的调峰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
当前,欧洲电网基础设施的设计目的主要针对冬季采暖,若空调普及,高峰负荷将从冬季转向夏季,而夏季高温时,传统火电厂的冷却水短缺,进一步影响发电能力,增加电力供应风险。现有输电、变电系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