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来源: BBC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自由时报》引述军方高层官员指,该项措施的发想是“由上而下”,指赖清德上任总统后,曾多次指示国防部研议敬军措施,包括登机礼遇。
赖清德7月初在“团结国家第四讲”演说时加码提出,指示交通部与航空公司接洽,未来若商务舱有空位,应让军人“自动升等”。
此举却引发舆论反弹,有声音质疑是否会影响一般民众的搭机安排,以及航空公司是否要付出额外成本。
中华航空回应指正在研议提案。华航、长荣航空的工会则联合发表声明,“反对国家成本转嫁到企业与劳工”,指升等商务舱涉及的营运层面与权益关系极为复杂,呼吁“不宜轻率推动”。
军事专家揭仲援引美国的例子指出,当地军人优先搭机或民众礼让军人升等座舱已是常态,但并不纯粹依赖政府的规定,而是因为美国社会一直对现役军人有相当程度的尊重。
他认为,优待措施有助提升台湾军人的自我认同及留住人才,但因为相关风气在台湾尚未养成,“政府还是应该要用引导的方式”,必要的时候“给予企业补贴”,较能抚平民间的杂音,以免美意失焦。
在美国,除了民间企业自主的商业政策,像是美国航空、联合航空等军人优先登机外,军人在公务出差时,若商务舱有空位也可能随机让军人升等座舱,而更系统的做法则是由“联合敬军组织”推动,招募志愿加入的企业提供军人与家属优惠。
而在中国,2020年开始多地规定现役军人搭乘公车、地铁免费,搭乘飞机、火车、高铁等享有优先购票和登机。
赖清德上任后,希望塑造“国军及人民互为后盾”的风气,他在7月1日预告,今年9月3日“军人节”将推出现役军人到卖场购物享受打折优惠,鼓励大企业、小吃店等一起“敬军”,但此举同样引发“政府请客、民间买单”的争议。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的苏紫云指出,军人优惠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不仅能提升军人的社会地位,也可促进商业活动,一举两得,“但必须以鼓励为主、避免强制,才能产生正面效益”。
陆军退役少将郭力升也认为,礼遇军人的措施必须符合“使用者付费”和“公平正义”原则,若处理不当会引发负面观感,“军人变成出气筒,反而是反效果”。
“重文轻武”能扭转吗?
中国的军队人数与国防预算均超出台湾十倍以上。赖清德自2024年上任以来,面对区域局势升温,积极推动加薪与福利改革,希望提升国军战力和社会地位,藉此扭转招募困难、军人流失的趋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