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来源: 霞光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大家好,我是马里奥。
今年上半年,饱受美国政府“幺蛾子”折磨的国际生,已经有人用脚投票选择出逃。
正如《世界大学新闻》刚发表的一篇《亚洲是否能成为全球人才的“避难所”》,就讨论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内地、韩国、日本积极敞开大门,捡漏留学生。
然而,在一众老牌亚洲留学国家中间,一个几乎从未被留意到的国家,却因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收留”了很多留学生而翻红——哈萨克斯坦。
据过来人说,与欧美国家一年动辄二三十万的花销相比,在这里留学一年花费可以控制在5万以内。
那么都是谁选择了去这里留学?又是为什么呢?
未被中国人开发的“留学蓝海”
彭然是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在2024年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之一。
从考公大省的国企辞职,千里迢迢来到中亚留学,彭然的选择似乎小众费解。但人的流向与迁徙,总是某些深层趋势的具象折射。
在全球地缘政治关系风云变幻的今天,留学生在规划留学时往往更加理性,不仅关注学校的排名和专业优势,还会深入了解目标国家的教育政策、就业环境以及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也因此“东升西降”:
美国因地缘政治紧张、专业限制和安全问题,在留学环境综合评估中排名下滑至第四,对中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下,一些沿线国家如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因高校在QS排名中的表现提升以及较低的学费成本,成为性价比之选。
■哈萨克斯坦经济中心阿拉木图
中国留学生的纷至沓来,也是中国与中亚间日趋紧密的经贸文化往来的缩影: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与中亚五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贸易总额达948.2亿美元,相较2023年增长率约为6.06%。
中亚,一个毗邻中国却长期以来喑哑无声的广袤地域。
旅行作家刘子超曾在2011-2019年间数次深入这片亚洲腹地,他用“失落的卫星”来形容这一隐秘的角落:这一片易被世人遗忘的土地,在全球化的边缘与大国的夹缝中艰难校正着自己的轨道。
而现在,中亚似乎不再失落。
对彭然来说,选择来哈萨克斯坦留学,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
他硕士阶段在一所“末流985”院校读工科,毕业后进入济南的国企做职能岗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