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來源: 霞光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對出國留學而言,英語也是另壹重門檻;但在中亞,這重門檻更加易於跨越。
彭然在職期間准備申博,沒有時間准備雅思考試。他告訴霞光社,在面試的時候,會有專門的英語考官對候選人的英語能力進行考察,考官覺得英語水平達標即可。
但也是因為這壹政策,近兩年招收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申請者也熙熙攘攘,“我聽聞哈國立最近要把政策收緊,要求申請者必須有雅思成績,因為中國人報的太多了。”
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曾在其所著《文憑社會》壹書中談到壹個觀點,教育系統的本質可被視為壹種人為強行規定價值的流通貨幣。
大學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核心功能,並非單純培養具備社會化屬性與合格工作技能的勞動者。在科技逐步替代中產階級工作的當下,教育擴張實則發揮了雙重作用:壹方面減少了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數量,客觀上抑制了失業率的攀升;另壹方面則催生出大量原本未必必要的教學與行政管理崗位。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歷內卷,本質上成為社會應對科技升級引發失業危機的緩沖機制,助力其免於陷入系統性崩潰。
而隨著中國留學大軍的接踵而至,中亞大有成為下壹個馬來西亞之勢。放眼全球,還沒有被中國人開辟的留學藍海,已經不多了。
■阿拉木圖的當地建築
人均GDP超中國,
中亞的雙面經濟真相
來自新疆哈薩克斯坦族的Aydana,來到阿拉木圖留學後,驚訝地發現,這座城市比想象中的國際化程度高很多。
“我所就讀的新聞傳媒類專業有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比如印度人、日本人、韓國人,還有來自美國的留學生,他們主要目的是學習俄語,受俄烏戰爭影響,他們沒有選擇俄羅斯而轉向來到前蘇聯成員國之壹的哈薩克斯坦。”
事實上,作為南部歷史名城,阿拉木圖堪稱中亞的璀璨明珠,至今仍是哈薩克斯坦乃至整個中亞最繁華富庶的城市。
回溯歷史,無論是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贰戰的戰火洗禮,還是戰後工業化的艱難重建,阿拉木圖始終牢牢占據著哈薩克自治共和國政治、經濟、交通與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
如今,它不僅是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命脈,更肩負著中亞金融樞紐的重任。
對此,彭然也有同樣的感受,“來了之後發現,阿拉木圖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落後。”
在數字經濟時代,這個國家的數字化進程也日新月異。根據歐亞開發銀行2024年的評估,哈薩克斯坦有90.9%的居民能夠快速便捷地接入互聯網,在歐亞經濟聯盟國家中居首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