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来源: 霞光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哈萨克斯坦的前苏联式建筑
“这个国家的底子还是前苏联的,前苏联对于哈萨克斯坦的区域定位,也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学科发展。
如果来这里留学,比较推荐的是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类技术学科,或者一些相关的理工学科。”彭然告诉霞光社。
毕业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彭然在来到哈国大留学之前,也踌躇犹豫了一阵子,担心被冠上“水博”之名,毕业后就业受阻。
“但我的硕导和一些读博的朋友给我的建议是,博士阶段还是看成果比较多,哪怕这个学校相对来说国际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但只要成果够硬,回国后也能找到工作。”
国内的博士难毕业已经成为公认的难题。
国内博士学制通常为3-4年,但实际平均毕业年限约为4-6年(理工科更长)。但在中亚,毕业也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以彭然就读的信息工程类专业为例,哈国立博士学位的毕业要求是发两篇SCI(自然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和三篇国内顶刊。
“所以你如果真的只是单纯想过来混得话,这边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农贸集市
毕业了,能去哪?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呢?
首先,2026QS世界大学排名166,全球排名不断提升,中亚唯一一所获得QS‘五星大学’的荣誉;其次,费用低廉,高性价比,总体成本低,学费+生活费远低于欧美国家,性价比高。
第三,中哈关系友好,政治局势稳定,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近邻,交通便利,与北京、上海、乌鲁木齐等均有直飞航班,飞行时间短。
第四,政策利好,福利众多,学成归国评职称优势明显,考公考编、积分落户、人才引进、购房补贴、生活补贴等福利政策享不完。”中亚留学中介袁枫的朋友圈里,条分缕析地阐明留学中亚的诸多裨益。
彭然告诉霞光社,经过他的观察分析,选择来中亚留学的群体分为目标明确的几类。
首先,30%的人群是国内的高校老师,学校鼓励他们攻读博士学位,他们自身也有评职称的需求,并且哈国大的博士课程仅聚集在博一的上半年,且要求博士生寻找海外高校的第二导师,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名正言顺在国内一边工作一边读博。
《中国科学报》的报道称,北京理工大学一位副研究员表示,在以原“211工程”和原“985工程”为代表的顶尖高校,博士几乎已经成为老师的准入门槛。1985年后出生的老师想要评副教授,博士学位已经成为一个必需条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