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來源: 霞光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哈薩克斯坦的前蘇聯式建築
“這個國家的底子還是前蘇聯的,前蘇聯對於哈薩克斯坦的區域定位,也影響到這個國家的學科發展。
如果來這裡留學,比較推薦的是石油、天然氣等礦產類技術學科,或者壹些相關的理工學科。”彭然告訴霞光社。
畢業似乎也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彭然在來到哈國大留學之前,也躊躇猶豫了壹陣子,擔心被冠上“水博”之名,畢業後就業受阻。
“但我的碩導和壹些讀博的朋友給我的建議是,博士階段還是看成果比較多,哪怕這個學校相對來說國際知名度沒有那麼高,但只要成果夠硬,回國後也能找到工作。”
國內的博士難畢業已經成為公認的難題。
國內博士學制通常為3-4年,但實際平均畢業年限約為4-6年(理工科更長)。但在中亞,畢業也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以彭然就讀的信息工程類專業為例,哈國立博士學位的畢業要求是發兩篇SCI(自然科學領域的核心期刊)和叁篇國內頂刊。
“所以你如果真的只是單純想過來混得話,這邊也不是那麼好混的。”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農貿集市
畢業了,能去哪?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報考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呢?
首先,2026QS世界大學排名166,全球排名不斷提升,中亞唯壹壹所獲得QS‘伍星大學’的榮譽;其次,費用低廉,高性價比,總體成本低,學費+生活費遠低於歐美國家,性價比高。
第叁,中哈關系友好,政治局勢穩定,哈薩克斯坦是中國近鄰,交通便利,與北京、上海、烏魯木齊等均有直飛航班,飛行時間短。
第肆,政策利好,福利眾多,學成歸國評職稱優勢明顯,考公考編、積分落戶、人才引進、購房補貼、生活補貼等福利政策享不完。”中亞留學中介袁楓的朋友圈裡,條分縷析地闡明留學中亞的諸多裨益。
彭然告訴霞光社,經過他的觀察分析,選擇來中亞留學的群體分為目標明確的幾類。
首先,30%的人群是國內的高校老師,學校鼓勵他們攻讀博士學位,他們自身也有評職稱的需求,並且哈國大的博士課程僅聚集在博壹的上半年,且要求博士生尋找海外高校的第贰導師,因此高校教師可以名正言順在國內壹邊工作壹邊讀博。
《中國科學報》的報道稱,北京理工大學壹位副研究員表示,在以原“211工程”和原“985工程”為代表的頂尖高校,博士幾乎已經成為老師的准入門檻。1985年後出生的老師想要評副教授,博士學位已經成為壹個必需條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