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來源: 寧南山 | 有2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然他說作為交換,福特在全球有強大的汽車銷售體系,也有在很多國家保持高質量的經驗(說的是生產,銷售和交付的高標准?),這也是中國(的合資伙伴)需要的。
主持人繼續問如果你到中國建立JV(合資公司),川普政府會同意嗎?吉姆回答說只要在監管框架之下他覺得應該不是問題。
10.如何才能和中國競爭?
有現場美國觀眾提問題,他說美國在和中國脫鉤,把中國當成敵人看待,但聽了吉姆法利的分享,感覺完全脫鉤也不可能,所以他問吉姆法利應該如何和中國的關系取得平衡。
吉姆說了肆點。
第壹是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比如補貼,土地,稅收優惠之類的要公平,他認為中國的汽車企業有這些優勢。
第贰是要注意安全,現在的汽車和幾拾年前不同,有攝像頭,麥克風,自動駕駛能力,因此要把數據保存在北美而不是其他地方。
第叁是需要美國有政府政策(we need to have goverment policy)確保產業自主,比如需要建立電池原材料制造能力,但是在美國要開采壹個礦產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進行審批,因此要在美國或者友好國家建立這種原材料供應能力。
第肆是針對中國有美國需要的技術(IP知識產權),美國需要認識到這點並且向中國學習,和中國合作,畢竟中國已經在電動汽車領域持續投資了20年,他舉例說比亞迪不是最近5年才開始投資做電動汽車,而是已經持續20年了。
11:吉姆法利對美國制造業空心化表示擔憂,認為美國社會對制造業缺乏應有的重視(尊重)
吉姆提到美國以前有大約20家低壓鑄造廠,但是現在只剩下2家了,所以他擔心如果有壹家被資本收購了,然後因為追求盈利控制現金流投入,導致品質下降倒閉之類的,那麼福特就只能依靠唯壹壹家了。
那到時候福特要不要搞垂直整合,也就是自己做低壓鑄造呢,這就是垂直整合和資本效率之間的矛盾。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美國制造業的空心化,會導致福特這樣的企業可能不得不投入資本去自己制造更多東西,其實這就和華為前幾年的情況類似,關鍵部件被美國斷供了,華為也就不得不自己投入資本去想辦法制造已經成熟的關鍵零部件,但這其實並不是資本效率最優的辦法。
最後主持人問吉姆法利有什麼總結,
他說:我們(美國)是否需要制造業工廠,當然需要,那我們應該更好的對待它(制造業),給予制造業應有的尊重,而現在這是美國缺乏的。
we better treat it with the respectt it deserves which we havn't.
我簡單說些感想,不多,就是兩個。
總是不時看到有的人說電動汽車沒什麼技術,還貼出百年前的裝了電池的汽車照片,言外之意是中國電動汽車這麼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沒啥技術含量。
但其實從福特CEO的訪談也能看出來,電動汽車存在著至少叁個很難的技術:
其壹是智能座艙,也就是通過語音對話來控制車裡的設備,同時還能感知駕駛員位置,以及實現手機和車機的連接,這些都是需要很強的軟件,網絡通信和人工智能技術。
其贰是電池技術,訪談就提到了LFP(磷酸鐵鋰)技術大部分掌握在中國公司的手裡。實際上未來如果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突破,將又是重大的進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