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來源: 寧南山 | 有2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其叁是自動駕駛技術,這個也非常難,按照吉姆法利的說法,整個美國也只有特斯拉和waymo兩家有能力搞城區自動駕駛,福特都只能搞高速公路自動駕駛。
而以上叁項技術的更底層則是芯片,攝像頭,激光雷達,電池原材料等技術,總體都是很復雜的。
所以說中國公司能在電動汽車上領先,是很了不起的。
另外壹個感想是沒想到中國汽車產能會這麼大(如果吉姆法利說的數據是真實的話),那解決產能過剩帶來的價格內卷問題就值得我們注意了,畢竟發展的目的是要做大蛋糕然後分蛋糕,不是把市場越做越小。
尤其是如果賣到國外的國產汽車也大打價格戰,那就成了中國工人拿著底薪,996的長時間拼命幹活,為外國人提供廉價服務了。
解決的辦法肯定有,比如提高最低工資,確保更多的勞動成果分配到工人手裡,老實說我覺得過去拾年國內最低工資的提升是真的慢了點。
其實吉姆法利在這個訪談裡面就多次談到了福特作為企業對美國的社會責任,不管他是不是在做營銷,但是當他說起當年的“福特是美國第壹家給工人每天5美元工資的公司,因為理念是工人有了錢才能夠消費得起自家的產品,可以成為福特的客戶。”
老實說這種理念是值得國內車企學習的,更深壹層說,如果哪天中國人靠藍領工作也能日子過的體面,收入水平不錯,勞動時間不長,那就真的是徹底打破內卷了,因為不用卷學歷也有不錯的出路,再也不用逼著沒有讀書天賦的孩子卷學習了。
畢竟從最終消費商品的維度看,汽車產業是規模最大的工業了,人們購買壹輛汽車,實際上是購買了石化工業(輪胎,塑料),玻璃,鋼鐵,電子,軟件,半導體等各種工業品的集合,沒有其他工業的規模比它更大,2024年它占了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約10.3%,以至於我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往往都會把汽車拿出來單列計算增速。
汽車工業的規模比內卷價格戰出名的光伏等產業還要大得多,
如果這麼大的壹個產業,我們拿到世界第壹了,但最後因為內卷價格降低,對提升工人工資幫助不大,那後面也很難再有其他產業沖上來提供那麼多就業崗位和那麼大的銷售收入增量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