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3 | News by: 大碗Pro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部分坐拥多套房源的业主一瞅这情况,要么分分钟搬走,要么甩卖自家房源…
久而久之,入住率持续走低,租客甚至群租客比重持续走高。
业主在没有征信约束、诉讼可能极低且大几个月不来一回的情况下老老实实缴纳物业费?
这就好比“你找县长,你往乡长家都不干了”,净扯那没用的…
03
但是站在物业公司的视角看,虽然物业费收不上来,但经营支出却一点不少!
根据上市物业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8.7%,比2019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
而这,恰恰是收不上来物业费的小区最大的管理痛点所在——
从硬件来看,项目设施老化,物业收入难以招架;
根据中国特检院、住建部、万科物业以及苏州园林局等单位统计数据显示:
15年以上老旧电梯故障率大约提升300%,单次大修费用就得在10万以上,而更换成本则在30-50万/台;
20年以上铸铁管漏损率超过25%,改造费用约200元/米,每10000套房源的改造费用就得超千万;
15年以上小区,年度维修单量是5年内新小区的3.8倍之多;
老旧小区植被死亡率甚至高达40%,补种成本占物业费的比重达15-25%…
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24年报告显示,以物业费3.2元/㎡小区为例——
5年以下房龄小区,年均维护成本约0.8-1.2元/㎡,占物业费比例约为25-35%;
10-15年房龄小区,年均维护成本约1.5-2.0元/㎡,占物业费比例约为45-60%;
而15年房龄以上小区,年均维护成本则飙升至2.5-4.0元/㎡,占物业费比例约70-100%。
在这种情况下,单方面喊着降物业费确实有点违背物理学的客观实际。
如果将每隔几年就要上涨的人力成本投入计算进去,恐怕物业支出成本还要在上述基础之上,翻个10-20%。
从软件上看,维权投诉变多,同样令物业公司疲于应对。
这里面的核心主要是两个问题——
一是物业营收上限卡死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带来物业服务质价不符,物业和业主的矛盾日益被激化;
二是房屋质量问题或其它开发商遗留问题,业主将怒火转嫁给物业,最典型的就是拒缴纳物业费施压。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随着投诉越来越多,物业公司和业主记忆对投诉本身各自产生情绪——
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很可能是“虱子多了不痒”,最后的结果就是:
一个问题是一把问题,一把问题是一个问题。
对于业主个人来说,小区管理维护的客观问题看在眼里,物业公司的应对措施也看在眼里…
时间一长,对物业的不信任感自然会甚嚣尘上。
说到这儿,可能不少朋友已经坐不住了:
我怎么知道我家小区物业有一天会不会也跟着摆烂?!
你就看这三个关键节点妥妥的——
首先,欠费问题愈发严重。
如果小区催缴物业费越来越频繁,业主之间讨论物业费收缴问题越来越密集…
以上可能是最常见的信号。
然而笔者本人还见过更极端的:
将当年未缴纳物业费的门牌户号与部分加密处理后业主信息张贴在小区显着位置。
本质上讲,这是物业公司不想体面,更不想给业主体面。
一旦出现类似情况,那多半是因为近期小区物业欠费问题愈发严重了。
服务质量显着下滑。
这方面细节就太多了,譬如小区清扫越来越不及时、园林绿化浇灌或修建频率越来越低、设施老化维修响应越来越慢、需要物业工作人员到场动作越来越懈怠…
凡此种种,其实都算服务质量显着下滑的蛛丝马迹。-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