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來源: 金錯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但即便如此,作為葡萄酒壹哥的張裕,也逃不過被年輕人逐漸拋棄的命運。
是年輕人真的不愛葡萄酒了,還是張裕自己老了?
1百年酒王,淪落到超市角落
在國內提到葡萄酒,肯定繞不開130多歲的張裕。
就算從不喝酒的人,也肯定在電視上看過張裕解百納的電視廣告。
國產老字號+電視推廣背書,在人們的消費需求逐漸多元化的年代,張裕很快成了葡萄酒的代名詞。
想必不少80、90後都在從小到大的各種宴席和酒局上見過張裕解百納,幹紅兌雪碧更是不少人的“人生第壹口紅酒”。
靠著解百納壹款幹紅,張裕連續20年保持著中國葡萄酒品牌市占率第壹的寶座,常年高達30%左右,甚至比茅台還要更早上市。
2011年,全年營收高達60.28億元,盡管比不上茅台伍糧液,但也能和劍南春、汾酒等白酒巨頭平起平坐,穩坐國內酒企的第贰梯隊。
而如今,張裕的營收卻僅僅只有巔峰期的壹半,如果算上利潤率的大跳水。
從產品角度來說,張裕的困境和其余國產老字號酒企壹樣:長板太老,短板太多。
張裕的長板,自然就是這款賣了將近90年的張裕解百納。
作為中國第壹款自釀的幹紅葡萄酒,“解百納”這個商標曾經輾轉流落到過諸多品牌手中,張裕也只在2001年成功注冊新商標。
在解百納身上,張裕可謂是投入了最多的心血。
不僅砸了3000萬打造專屬葡萄生產基地,甚至還投產了3萬噸解百納專用產線,每小時能灌裝1.5萬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