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來源: 金錯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結果張裕在拾年內,更新了數款“年輕人的第壹支葡萄酒”。
但張裕這麼努力,換來的卻只是年輕人的壹頭霧水。
據媒體報道,張裕品牌在Z世代年輕人中的認知度僅為11%,相比之下,長城葡萄酒則為18%,RIO等雞尾酒品牌則高達43%。
其實,張裕自己也很明白這壹缺陷,張裕總經理孫健也在壹次發言中直說“我們距離消費者實際上是越來越遠了。”
張裕不受年輕人待見的第贰道坎,其實就是被國外競品慢慢偷家。
80年代起,中國民間興起“紅酒熱”,長城、張裕等老品牌抓住了這個時機,壹躍從傳統老字號成為國民紅酒。
但是國產葡萄酒躺著賺錢的好日子,到2015年左右就到頭了。
要知道,葡萄酒作為西方社會的口糧酒,在澳洲、法國等地都有著大量性價比極高的廉價葡萄酒品牌,其中澳大利亞更是葡萄酒的出口大國。
2014年底,中澳簽署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此後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關稅逐年降低,從過去的14%逐漸削減至0%。
與此同時,進口的平價葡萄酒也越來越多,市占率從2015年的32%壹路飆升到2020年的50%多。
在年輕人看來,國外葡萄酒品類多、樣式新,最關鍵的是並不比國產葡萄酒貴到哪兒去。
在性價比+外來和尚好念經兩招助攻下,海外葡萄酒成功上位,就連縣城老板的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酒也變成了澳大利亞品牌奔富。
與之相對的,是國產葡萄酒的產量從2015年的114.8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41.3萬噸。
整個葡萄酒行業最尷尬的壹點是:對葡萄酒的祛魅,竟然是國外品牌完成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