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來源: 新智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谷歌 | 字體: 小 中 大
當然,不止谷歌壹家這麼做。去年,Inflection的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和Karén Simonyan,也被微軟高價挖走。
谷歌大腦前研究科學家、Cornell機器學習博士、AI創業者Maithra Raghu壹針見血:「員工命運,全看高管態度。」Character AI和Inflection處理得就很好。
而Windsurf現在要糟糕得多。
在*上,流傳著疑似Windsurf創始人Varun Mohan的回應。這位MIT滿績點的學霸認為這項交易非常完美,那些為Scale AI歡呼的人,也應該給他們鼓掌。*
對此,連續創業者、投資人和內容創作者Jordi?Hays,昨天有壹番推測:
在各大實驗室和Cursor等競爭對手的壓力下,Windsurf的高管拼命想找條出路,於是攢出了這個利己的交易方案。
至於他們憑什麼覺得能這麼幹,還能蒙混過關,誰也搞不懂。
事已至此,我猜所有相關方正手忙腳亂,尋求補救方案,因為如果任由事態發展,這將成為整個行業的壹大丑聞。
科技新聞直播平台TBPN、Jordi?Hays的合伙人John Coogan,提出了壹些站得住腳的解釋:
那些工作未滿壹年、還沒拿到第壹批歸屬期權的員工,他們主張「我為公司流血流汗,理應獲得變現回報」的底氣沒那麼足。而且,外界並不知道所有被留下的員工的具體工齡。
這起事件真正的症結所在,或許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反壟斷審查。這個市場競爭極其激烈,即便如此,谷歌仍然覺得他們無法直接進行壹次常規的收購。
未來可能還會有新的內情曝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