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来源: 新智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谷歌 | 字体: 小 中 大
这场人才狂热或许会降温,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既然顶尖1%的公司为风投贡献了绝大部分回报,那为何同样的逻辑不能适用于人才呢?
人类的平等主义倾向,与生俱来,这让我们难以承认这一点。
但「10倍工程师」这个梗已经不够用了——现实中,有些人的影响力显然是基准线的1000倍。
在创始人层面,这种不平等体现得淋漓尽致——风投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建立的。
但这同样也适用于员工。许多关键人物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价值——
想想Jony Ive对iPhone的贡献,Jeff Dean在谷歌实现的分布式系统,或是Andy Jassy孵化出的AWS。
在过去几十年里,科技行业逐步扩大资本部署,市值迈向了万亿级别。这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虽带来了通胀,但尚在预料之中。
然而,在ChatGPT问世后的两年半里,AI领域的追赶式投资呈现出抛物线式的疯长,起初资本涌向GPU和大规模训练。当一些实验室意识到仅靠GPU无法保证产出优质模型时,资本的炮口正迅速转向人才。
硅谷建立在数十年的信任之上——这是一种社会契约与使命信念的结合体。但资本部署的急剧升级同时冲击着公司和人才库。
它打破了现有的游戏规则:从公司成立的社会契约,到员工的忠诚度,再到维护现有产品的责任,乃至投资者曾经遵守的利益冲突规则。
用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瓦解疆域的力量」(deterritorializing force)。
Gilles Deleuze:1925年1月18日—1995年11月4日,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加塔利合着的《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两卷本:《反俄狄浦斯》(1972年)和《千高原》(1980年);他的形而上学论文《差异与重复》也是一部巨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