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4 | News by: 陈破空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毛泽东死后的中共领导人外界划分,通常有改革派和保守派二大类。被划为改革派的人物先后有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万里、乔石、李瑞环等,至于华国锋虽早就被邓小平排挤在梁山排座次之外,但其开创时代的作为,却无可否认,仍然算上改革派,按照中共正史邓小平被封为开改开放的总设计师,然而1978年当万里在安徽,赵紫阳在四川施行农村改革时,邓小平却不敢表明态度支持万里和赵紫阳。
联产承包的实验很快见效,四川、安徽二个农业大省的农民迅速获得温饱,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的民谣,顿时成为天下美谈。随后四川、安徽的经验推广到全国,短短几年时间就解套了几十年公社化所祸害的农民温饱问题,显然这是赵紫阳和万里对“改革开放”事业立下的头一桩功劳,而且他们的开创在邓小平之前。
(资料照片)
至于政治上拨乱反正,平反冤公错案,首功则推胡耀邦,先任组织部长,后任总书记的胡,大力排除干扰,高调开展工作,昭冤雪恨不留余地,对照之下邓大有保留,他说对57年反右不能完全否定,对有些右派还是应该反的,只予改正不予平反。
1980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那一年,赵紫阳升任国务院总理,主持全国的经济工作。1981年胡耀邦出任总书记,80年代也是邓小平迈向权力颠峰的年代,邓大权独揽,于其说是凭借新功劳,不如说是依仗老资格,邓全权委讬由胡、赵负责党政一线工作,尤其赵,涉及面更广,先任总理后当总书记,在此之前赵还先后主管沿海大省广东和内地大省四川,邓本人基本上属于怡养状态,抱孙子,打桥牌,冬眠上海滩,夏游北戴河。
正是赵紫阳和胡耀邦实际担当了“改革开放”的重任,成为关键时期的关键人物,继农村改革出现绩效后,1984年他们又开起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党政分家,政企分离,胡赵曾担任中共最高领导职务,中共大染缸里的厚黑风气对他们二人不可能完全免疫,胡耀邦曾被邓小平当棋子,充当攻守华国锋的急先锋,其间或许也用过一些厚黑技术。
例如在会议上临时动议,改变会议主题或议程,对华发动突然袭击,赵紫阳本人曾对其老战友杜道正坦承,老杜你知道我过去也是很左的,现在我痛定思痛,改弦更张,很显然胡赵二人从共产党的冷血官僚变身为亲近民众的开明派和改革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这二人身上的厚黑成份,相对而言到底要低的多,甚至说的上不善权谋。
典型的例子是邓小平假意提退休,胡耀邦竟不知是试探,一口同意,令邓不满而且疑惧,胡被邓为首的老人帮逼退时,竟不做抵抗,还诿心认错,甚至于嚎啕大哭。这些都反映胡在政治上的稚嫩,也就是罢楚的生活会上邓一语双关的对胡说,你对华国锋始终恨不起来,邓的意思至少有这么一层。胡对华没有厚黑到底,在邓小平的哲学里厚黑不够,竟也成为胡耀邦的一条罪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