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5 | News by: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需求不振确实成为中国经济需要突破的恶性循环。疫情之后,由于居民信心不足,导致需求减少,企业受到压力不得不“降本裁员”,但此举加剧了居民对“就业不稳定”的担忧,信心更加不足,预防性地减少消费,社会总需求进一步降低。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使企业和居民都有“经济不行”的痛感。
今年前几个月的数据显示,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对支持消费产生了明显影响。虽然受益类别如家电(32.4%)和通讯设备(13.9%)继续超越总体增长,但可能很快接近这种政策驱动提升的峰值。
峰值可能在今年6月已经显现——中国的零售销售增长在6月放缓至同比4.8%,较5月的6.4%有所下降。这一增长低于预期,结束了连续几个月的超预期表现。
“中国仍有望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但放缓可能即将到来。”宋林指出,消费者信心疲软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消费者以以旧换新政策的形式对价格激励做出反应,但在扩大可自由支配消费方面仍然普遍持谨慎态度。稳定资产价格和恢复工资增长仍然是信心更可持续复苏的重要里程碑。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2024年7月16日,中国甘肃省酒泉市的光热电站施工现场鸟瞰图。该电站有一个内热塔和25,594多面定日镜,占地面积30平方米。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3.7亿千瓦时。
年初至今,外国投资下降13.6%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滑至2.8%,较5月年初至今的3.7%有所下降。这标志着自2020年疫情影响以来的最低增长率。这一放缓也明显比市场预期的轻微下降更为严重。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以年初至今的方式展现出6月的放缓更为显着。
由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表现优于民间投资,年初至今增长5.0%,而民间投资年初至今增长-0.6%,今年首次转为负增长并创下202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外国投资继续萎缩,年初至今增长-13.6%。
按行业分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最高增长率,年初至今为7.5%,由汽车(22.2%)和铁路船舶航空制造(27.3%)的投资推动。值得注意的是,铁路船舶航空制造是为数不多在6月加速的细分市场之一,较2025年前五个月的26.1%有所上升。
宋林表示,围绕关税和地缘政治发展的不确定性继续对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压力,因为企业推迟新投资直到更加明确。这也可以从今年迄今为止疲软的新贷款和公司债券发行数据中看出。
“随着8月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关税相关不确定性,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疲软的投资需求在未来几个月持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