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来源: 果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胃部的异尖线虫丨N Engl J Med 2016;375: e11
如果混杂有未煮熟的淡水水产,那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就更高了。
淡水水产品,包括生鱼片、螃蟹、虾、牛蛙、蛇等,它们体内可能携带肝片吸虫、阔节裂头绦虫、肺吸虫、曼氏裂头蚴等多种寄生虫,如果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如肺吸虫、管圆线虫、裂头蚴等,它们能穿透消化道进入腹腔,游走并寄生在肺部、肝脏、脑部、脊髓等重要部位,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和免疫病理反应。
许多人认为用烧酒、醋、芥末、姜汁等调料能够杀死寄生虫。然而,这完全只是大家的想象。这些调料只能提升风味,并不能杀死那些寄生虫。
保命指南:我们在食用水产时,一定要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并确保彻底煮熟。像生腌等生冷食物,虽然口感鲜美,但寄生虫的风险非常大,大家还是尽量谨慎。
生蚝等海鲜,还可能藏着副溶血性弧菌
蒸花蛤、烤生蚝、炒蛏子……夏季餐桌上的宠儿少不了这些美味的海鲜。然而,海鲜里或许藏有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大家在品尝海鲜时务必多加小心。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沿海地区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普遍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以及鱼贝类等海产品之中。由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发的食物中毒,其主要污染源是海产品,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如生蚝、墨鱼、八爪鱼)和贝壳类动物(如龙虾、虾、蟹)。正因如此,它被冠以“夏季海鲜杀手”的名号。此外,由于交叉污染,烧肉、卤肉、凉拌菜等食物也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
2021年,一艘装载榴莲的货船翻了,当地村民纷纷打捞榴莲回家吃,结果村民中出现500多人次的腹痛、腹泻、呕吐症状,根据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的调查结果,这批海上榴莲带有副溶血性弧菌丨视频截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栏目
当我们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海产品后,就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典型表现为急性胃肠炎,例如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还有一个显着特点是剧烈腹痛以及脐部阵发性绞痛。
保命指南:副溶血性弧菌怕热,加热熟透就可以杀死它。因此吃海鲜时也要彻底烧熟煮透,尽量避免生食。
剩饭炒饭,可能引起“炒饭综合征”
米饭是家家都会吃的常见主食,夏季很多人家里难免会有剩饭,不少人也会拿剩饭做炒饭吃。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剩饭存储不当,常见的炒米饭也可能会变身“致命杀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